数据集名称 | 西北干旱区主要植被及环境参数时空分布(1km)(2000-2010) |
---|---|
英文名称 |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ai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1km) (2000-2010) |
DOI | 10.12072/ncdc.973Desert.db0055.2020 |
数据引用url | http://www.dx.doi.org/10.12072/ncdc.973Desert.db0055.2020 |
数据共享方式 | 在线下载 |
数据加工方法 |
ENVI中进行数据裁剪,ARCGIS中数据格式转化。利用BRDF模式将反射率标准化到有代表性的太阳天顶角、星下点视角条件下,然后计算植被指数,而MVC方法被作为最终使用的合成方案。 |
---|---|
数据采集时间开始 | 2000年01月01日 |
数据采集结束时间 | 2010年01月01日 |
采集地点 | 西北干旱区 |
数据量 | 0.0 M |
数据格式 | adf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年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采用Albers等面积投影 |
数据质量描述
1.原始资料数据精度 数据空间分辨率1公里*1公里 2.项目数据产生和汇集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完整的数据产生过程、使用的方法和标准规范、数据应用范围等内容。(1)数据产生过程: 首先需要根据输入数据判断MOD09数据的质量,然后决定是否参与植被指数等产品计算,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者数据本身问题的,需要采用多日合成的数据来填补。(2)方法和标准规范:MOD数据的质量判定方法是,首先判断是否为陆地象元,其次判断是否为有云,再判断数据是否完整(是否为空值)、是否做过辐射校正,满足条件的就计算植被指数。3.加工后数据精度 数据加工后为1公里格网。
数据源描述
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Landsat MSS和TM/ETM数。
数据集摘要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1)MOD12:干旱区2001-2009年土地覆盖数据 (2)MOD13: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NDVI/EVI),2000-2010年16天数据。 (3)MOD15: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2000-2010年8天数据。 (4)MOD16:蒸腾。2000-2010年数据。 (5)MOD17:NPP。2000-2010年8天数据。 (6)MOD09:反射率。包含了2000-2010年西北干旱区反射率、土地覆盖、植被指数、蒸腾、NPP1公里数据等。
项目支持信息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09CB421301 |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特征及其时空格局 | 973项目 |
2 | 2009CB421300 |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 973项目 |
李均力,西北干旱区主要植被及环境参数时空分布(1km)(2000-2010),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973Desert.db0055.2020
# | 标题 | 格式 | 文件大小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5-2021 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