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地两野外站为基础支持极地站基生态环境本底考察和日侧极光的形态和动态特征认识
服务对象:第31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科考队员、
服务方式:现场支撑
服务内容: 极地站基生态环境本底考察和日侧极光的形态和动态特征认识
服务方式:提供长城站站区及周边海洋、潮间带、陆地和湖泊作业所需的汽车、橡皮艇及相应的驾驶人员支持,监测系统回收需动力驳船;提供实验室样品处理空间、超净工作台、冰箱、超低温冰箱、培养箱、显微镜、纯水系统、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提供1名越冬队员协助完成气溶胶样品常年采样;提供国内到长城站往返的科考物资托运服务。以中山站野外台站为数据支撑和服务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极区极光综合观测系统,获取了多手段观测数据,并加强了数据分析能力。针对日侧极光的形态和动态特征,利用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极光自动分类方法。
取得成效: 2015年度该项目获取样品525个,具体为:海水样品145个;潮间带生物样品23个;潮间带沉积物样品36个;陆地土壤样品150个;陆地植被样品10个;陆地沉积物样品65个;企鹅、海豹羽毛样品10个;湖水样品9个;气溶胶样品77个。获取数据338组,具体为:生物学数据107组;环境基本理化性质数据73组;重金属数据55组;有机污染物数据54组;陆地沉积物同位素数据24组;企鹅、海豹羽毛同位素数据5组;沉积物重金属数据120个,造岩元素200个,稀土元素20组。
这些样品和数据为准确评价极地生态环境现状,深入研究极地生态系统、开发极地生物资源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对大气环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和常规化的大规模统一的基础性调查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事件分析、星-地联合观测,研究了日侧冕状极光的磁层源区特征,日侧冕状极光与磁层边界层动力学过程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