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元数据

数据缩略图


数据质量描述

1.原始资料数据精度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纠正后的图像满足同名像元误差平原地区小于1个像元,山区小于2个像元。 2.项目数据产生和汇集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完整的数据产生过程、使用的方法和标准规范、数据应用范围等内容。 (1)数据生产过程: 遥感数据处理时以几何纠正后的1:10万栅格地形图为地理基础,对影像进行精纠正。其它时期影像采用与ETM影像匹配的方法进行纠正。 3.本次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利用eCongnition软件建立分类规则及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析判读,最终获得土地覆盖类型图。根据信息源最大分辨率、信息提取方法及分类精度要求,土地覆盖成图标准为: (1)定性判读精度:对于一级类,精度都要求达到80%以上。 (2)定位精度:遥感图像与土地覆盖图的对应点误差一般小于图上距离0.6 mm,最大不超过图上l mm,按TM像元要求最小图斑为2×3像元,以规定的最小图斑面积作为取舍的限制指标,一般1:10万制图小于4 mm2的图斑应舍去,并入相邻图斑。

(3)使用统一软件:所有作业人员统一使用统一的eCongnition软件,以保持成果的一致性。 (4)不同工作分区间接边:遵循右接左的原则,加强相邻区域间的交流,数据向课题提前完成接边工作。接边完成后,两侧图斑定性应完全一致,对应图斑界线的偏差应该小于1:10万比例尺图上0.5毫米,相当于TM影像2个像元。对于与相邻作业区的接边,以在边界处向外延伸5 km以保证能够准确接边。 (5)2010年代土地覆盖信息提取采用春、夏、秋、冬四季HJ-1数据及同年的TM数据提取。 (6)2005年、2000年、1990年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时,先选择本时段与2010年代时相最近的数据进行影像动态检测生成动态差异影像,然后对动态变化影像进行分类规则和分类器建立,参照地形图和其它相关资料,分类动态差异生态动态变化数据,最后利用动态变化数据恢复重建当期土地覆盖数据。


数据源描述

土地利用/覆盖提取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Landsat MSS和TM/ETM数据,多光谱数据纠正后的影像采用432波段假彩色合成。


数据集摘要

包含了1970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三工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项目支持信息

# 编号 名称 类型
1 2009CB421301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特征及其时空格局 973项目
2 2009CB42130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973项目

数据引用
为保障平台科技资源的权益、扩展平台中心的服务、提升科技资源的应用潜力,请资源使用者在使用资源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资源来源和资源作者。

颜长珍, 常存,西北干旱区典型区三工河流域1:10万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973Desert.db0022.2020

数据列表
# 标题 格式 文件大小
1 数据文档_西北干旱区典型区1:10万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 .docx None 66.0 kB
2 三工河土地覆盖.rar None 733.5 kB


loading
E: 101.925277778
W:97.9888888889
S: 37.7236111111
N: 42.6733333333

数据服务信息

联系人:
敏玉芳
服务电话:
0931-4967596
服务邮箱:
ncdc@lzb.ac.cn

联系信息

数据贡献者:
颜长珍 常存
元数据作者:
常存 颜长珍
数据管理者:
颜长珍 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