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水文数据集(2013-2014年)

1.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4月30日,2014年7月18日至2014年7月26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5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2.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3.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7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8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4.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6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2014年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胡杨林站涡动相关仪)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胡杨林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阿尔泰山库威积雪站喀依尔综合观测场气象-积雪-冻土-风吹雪数据集

数据集主要指标包括气象(风速和风向、气温、水气压和相对湿度、降水和四分量辐射)、积雪(雪深、风吹雪)、冻土(表层土壤温度、分层土壤温度、分层土壤水分和土壤热通量)等指标。

1991-200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91年-200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4个雨量站(营房梁、试验场、桥子沟口、马兰)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SM1型普通雨量器和SL-1型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本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逐次洪水降水量观测成果表。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01-2010年韭园沟流域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通过径流站测流断面水位观测,泥沙取样,计算产流时的径流、泥沙量。数据包括韭园沟流域沟口径流站测流断面图、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输沙率表。径流站情况见《韭园沟流域2001-2010年情况说明》。

1966-2015年贡嘎山地区冰川冰面高程变化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贡嘎山地区,利用地形图DEM与遥感影像提取的DEM,通过差值计算,获取冰川作用中心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只针对1966-2015年贡嘎山地区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故不进行补充和完善,采用完全开放共享。数据集包含ElevationChange1966-2015,共1个波段。字段度量单位:米(m)。数据集主要为遥感影像提取资料,仅表示遥感影像获取时间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时间为1966-2015。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雪冰化学离子分析数据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从南极中山站至Dome A雪冰中的可溶性离子分析数据。雪冰的可溶性离子是反映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可靠指标。弄清离子的来源、传输、沉积以及冰内的次生变化机制,可以恢复过去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冰川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冰川分布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可溶杂质在大气中成分的不同,冰芯主要离子浓度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差异。

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花果山水库淤积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南小河沟流域1964-1978、1980-1981、2011-2017年的花果山水库淤积调查的数据。采用淤积断面法对水库主沟道7个淤积断面,支沟道6个淤积断面,共计200个左右的测点进行了淤积测量。一般在汛期前、汛后或较大洪水过后观测,各断面处淤积面的高程来计算侵蚀模数。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径流场数据。2006年在罗玉沟试验场集中布设不同坡度、不同措施的17个坡面径流小区,2008年开始观测;2016年改造了之前项目布设的17个径流小区,增加布设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林地(刺槐林)、经济林(樱桃)径流小区各1个,自2018年开始观测。径流场汛期观测,观测降水量、径流、泥沙、地表植被、土壤含水率等参数指标。本数据集包括径流小区基本情况表、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表、径流小区土壤含水量人工观测成果表。

2012年西藏那曲局地环流西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2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BL边界层塔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31.37N,91.90E。;海拔高度:4509米。观测要素:3m的风速风向;红外地温;5cm、10cm的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命名规则:风速(WS,m/s);风向(WD,);红外地温(Tg,℃);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土壤热通量(SHF,W/m^2)

2008年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科其喀尔冰川冰下地形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天山托木尔峰地区,主要包括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科其喀尔冰川,冰下地形数据集包括控制点的序号、经度、纬度、厚度。数据集包含258条记录,主要利用GPR探地雷达,在冰川表面选取适当位置的横截面,通过实测获取的该横截面位置冰川厚度数据。数据集只针对2008年当年冰川厚度,故不进行补充和完善,采用协议共享。数据集包含控制点的序号、经度(单位:度(°))、纬度(单位:度(°))、高程(单位:米(m),即当年冰川厚度)4个字段。数据集主要为当年实测资料,时间为2008年8月。空间基准为WGS84/EGM96,用探地雷达测量前,先进行雷达波速在冰川冰内传播速度的测量,并对探地雷达相关参数进行修改,确保获取对应冰川最精确的厚度数据。

中巴经济走廊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反演数据集(2013-2018年)

本数据集基于Landsat8卫星热红外波段,采用多模型集成比较的方法,制备了中巴经济走廊地区2013年以来的高分辨率地表温度反演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时间分辨率为16天。数据集按照年份共分为6个目录,在每个年份目录下按照月份划分为12个子目录,数据命名规则为: CPEC_LST_Xm_PPPRRR_YYYYMMDD.tif,其中X为分辨率,PPPRRR为WRS系统行列号,YYYYMMDD为年月日标识,例CPEC_LST_30m_152042_20170603.tif。

2013年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漠区近地层梯度和地表辐射观测试验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3年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流动沙漠区近地层梯度和地表辐射观测数据,使用美国campbell公司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辐射探测系统及数据采集器等进行观测,观测频率为半小时。数据包括:5层(0.5m,1m,2m,4m,10m)的空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资料和1m气压资料,4层土壤温度(0cm、10cm、20cm、40cm),3层土壤热通量(5cm、10cm、20cm),4层土壤湿度(5cm、10cm、20cm、40cm),四分量辐射数据。

2008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阿柔加密观测区机载WiDA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

1.本数据为2008年7月7日,在阿柔样方1、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开展了针对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WiDAS)航空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观测项目包括地物光谱、植被光合数据和地表红外温度。 2.2008年5月31日在阿柔样方1和阿柔样方3进行了机载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航空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WiDAS由4个CCD相机、1个中红外热像仪(AGEMA 550)和1个热红外热像仪(S60)组成, 能同时获取可见光/近红外(CCD)波段5个角度、中红外波段(MIR)7个角度和热红外波段(TIR )7个角度的数据。地面同步观测变量主要包括地表辐射温度与土壤水分。

1981-199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1-1990年南小河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使用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器和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使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南小河沟流域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降水量摘录数据,各时段最大降水量数据(按分钟和按小时摘录,其中表二按分钟摘录,表三按小时摘录)。

2007-2012年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县链子崖危岩体基本特征及监测数据

滑坡危岩体位移监测数据是反映滑坡发生、发展、演化过程的最显著的参量,是滑坡监测预警必要的基础数据。该数据集记录了三峡库区秭归县链子崖危岩体监测2007年-2012年监测数据链子崖危岩崩滑体位于秭归县屈原镇链子崖村1组,长江南岸,距三峡大坝26km,与新滩滑坡隔江对峙,紧扼兵书宝剑峡出口,形成长江航道上著名的咽喉要道。地理坐标X∶3424680,Y∶479980,经度110°47"26".纬度30°56"35"。共布置8个大地形变监测点, 形成三纵一横监测剖面。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各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集(2013年)

1.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8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景阳岭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

2.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8月8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阿柔阴坡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南侧阴坡,下垫面是高寒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108E, 37.9841N,海拔3536m.

3.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9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裸地站气象要素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四道桥,下垫面是裸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26E, 41.9993N,海拔878m。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巴吉滩戈壁站涡动相关仪观测网数据集(2013年)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18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巴吉滩戈壁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戈壁。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0420E, 38.91496N,海拔1562.00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6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是正北向,超声风速仪与CO2/H2O分析仪之间的距离是15cm。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数据集(2013年)

1.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胡杨林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四道桥,下垫面是胡杨林和柽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239E, 41.9932N,海拔876m。 2.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8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景阳岭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景阳岭垭口,下垫面是高寒草甸。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160E, 37.8384N,海拔3750m。 3.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6月7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黄草沟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下垫面是高寒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7312E, 38.0033N,海拔3137m。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2010年9月-10月冰川表面流速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自2010年冰川表面流速的变化数据,详细记录了35个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专业人员观测、收集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