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1年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日尺度数据集

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日尺度数据集是祁连站在大本营观测点布设1套ENVIS自动气象站(德国,IMKO)。并由ENVIS数采系统自动存储。此数据集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日尺度数据,包括气温1.5m、湿度1.5m、气温2.5m、湿度2.5m、土壤水分0cm、土壤水分20cm、土壤水分40cm、土壤水分60cm、土壤水分80cm、土壤水分160cm、降水量、风速1.5m、风速2.5m、风向1.5m、地热通量5cm、地热通量10cm、净辐射、总辐射、反射辐射、地表温度、地温20cm、地温40cm、地温60cm、地温80cm、地温120cm、地温160cm、CO2、气压。

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末端水文断面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末端水文断面径流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2974 m;径流量的计算是通过压力式水位传感器、超声波水位传感器、人工水池读数等途径获得连续水位变化资料,利用不定期流量测量获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获得连续流量变化数据。

2014-2016年新疆阿克苏山区冰冻圈流域土壤水特性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2016年在新疆阿克苏山区流域沿不同海拔下垫面类型土壤样水特性数据集,在室内通过土壤水力参数实验获取的两大冰冻圈流域的基本土壤分层水特性数据(0cm、10cm、20cm、30cm、50cm、80cm):包含土壤厚度(cm)、重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干密度(g/cm3)、孔隙度(%)、体积含水量(%)、经纬、纬度、海拔和编号。

长江三峡库区兴山青岭沟不稳定斜坡正射影像图(2015年)

该数据集记录2015年5月10日基于无人机影像采集而生成的三峡库区兴山青岭沟不稳定斜坡正射影像图。

1945-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45-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因流域面积甚小,故引用了流域内梁家坪试验场气象园的降水资料。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降水量摘录数据、各时段最大降水量数据(按分钟和小时摘录)。

2014-2017年中国西藏然乌站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西藏然乌2014.11-2017.3的地面气压、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向下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平均风速、08-08时24h降水量及雪深的逐日数据。原始数据经过严格的校正步骤产生最终用户数据,其中温湿度传感器HMP155A应用范围广泛,提供可靠的相对湿度(RH)和温度测量;直接辐射传感器NR01有4个表头组成,测量表面辐射平衡,测量原理为采用热电堆传感器,NR01测量时能够产生4个很小的电压输出,输出的电压和长短波的收入支出是成比例的,NR01是由4个辐射表组成的净辐射传感器,用科学级能量平衡研究;风速风向传感器05103是一款高性能风传感器,耐用性强,抗腐蚀能力强;雨雪量计T-200B用于全降水监测,可以记录实时降水量,也可以记录累积降水量;雪深传感器SR50A超声雪深传感器是Campbell公司新研发的声波测距的传感器,通过测量超声波脉冲发射和返回时的时间测量出距离。

冰面高程GPS测量技术指南

GPS测量技术由于其无通视要求、作业效率高、同时获取测量点3维坐标、精度高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于冰川学研究中,主要包括为其他数据处理提供高精度3维控制点、获取冰川表面高程信息、以及为其他数据提供精度评价的检查点等等。GPS测量按采集方式可分为静态定位和RTK测量,按测量点用途可分为控制点/基站和碎步点。本手册主要分成静态定位和RTK测量两部分介绍GPS测量技术的相关信息及精度要求,最后对成果提交作出相关规定。制图时期至2010年前后。

1981-199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1-1990年砚瓦川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使用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器和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使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砚瓦川流域砚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降水量摘录数据,各时段最大降水量数据(按分钟和按小时摘录)。

2000-2015年叶尔羌河流域喀什站探空月平均数据

本数据集记录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喀什探空站2000-2015年月平均大气0℃层数据。大气 0℃层(大气温度为 0℃的高度层)高度是大气探测的一个重要特性层,会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研究其变化能较好的反映当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2013年敦煌站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数据

此数据集是敦煌站2013年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数据包括WD-风向,WS-风速,HS-显热通量,LE-潜热通量,h2o水汽通量,ress_mean大气压均值,DR-向下短波辐射,UR-向上短波辐射,DLR-向下长波辐射,ULR-向上长波辐射,Rn-净辐射。采集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各字段定义见表头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吕二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01年-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吕二沟流域6个雨量站(石家堡、胡家堡、毛家庄、柴家山、半坡寨、吕二沟口)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SM1型普通雨量器、DSJ2虹吸式雨量计和SL-1型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本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逐次洪水降水量观测成果表。

2014-2016年青藏高原唐古拉冻土气象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4-2016年青藏高原唐古拉观测场冻土气象数据集,一共16个数据指标包括辐射数据在内的常规气象数据及浅层土壤温湿度、热通量等数据指标。含有积雪厚度(cm)、降水(mm)、2m空气温度(℃)、2m空气水汽压(kp)、2m风速(m/s)、向上长波辐射(w/㎡)、向下长波辐射(w/㎡)、向上短波辐射(w/㎡)、向下短波辐射(w/㎡)、净辐射(w/㎡)、光合有效辐射(umol/㎡)、5cm土温(℃)、5cm土壤含水量(L/L)、5cm土壤热通量(w/㎡)该16个观测数据是通过布设在高原上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获得。

2005-2010年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特大桥(QTB06)年均地温数据

本数据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长期定位地温观测数据。本数据集为2005-2010年QTB06_可可西里特大桥年均地温数据。0.5mGT表示0.5米处地温数据,单位为:摄氏度(℃),以此类推。

1980-2013年长江黄河源区分县承载力测度指标数据集

本数据集空间范围为青海省12县1乡(包含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西州一部分):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格尔木唐古拉山乡。本数据涵盖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四大类,共有15个数据表,每个数据表为一个指标,包括NPP、围栏草场面积、牲畜暖棚面积、人工草地面积、生长季节气温、生长季节降水、冻土活动层厚度、人口数量、行政区面积、人口密度、GDP、经济密度、年末牲畜存栏、草地面积、牲畜密度。

中亚1:25万湖泊与河流分布数据(2000年,2010年)

本数据包括中亚五国湖泊和河流要素,采用Albers等面积割圆锥投影,以2000年度TM遥感影像,利用ENVI、eCognition软件,通过选取对水体反映强烈的绿波段和近红外波段进行叠加计算,在生成的矢量层下叠加TM数据,通过人工干预修正,提取湖泊和河流要素,生产最后的数据产品,生成新疆与中亚湖泊与河流分布数据。数据属性信息见本数据文档。该数据可作为调查中亚地区湖泊和河流分布概况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本数据为矢量数据,数据属性信息包括以下几个字段FID:多边形 feature ID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OBJECTID:湖泊河流编号。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作物叶片气孔导度观测数据集(2012年)

本数据集为叶片气孔计Leaf Porometer在张掖市大满水分控制实验场、EC站点、超级站和石桥样地测量的作物叶片气孔导度数据。

基于《中国冰雪冻土图》的中国冻土分布图

该数据集对扫描图《中国400万冰雪冻土图》(施雅风、米德生,1988)进行几何校正,然后通过数字化,综合考虑海拔和纬度,结合多年冻土的连续性将冻土划分为:高纬度多年冻土的大片多年冻土、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高海拔多年冻土和高山多年冻土(包括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及中国东部的太白山、黄岗梁和长白山)和高原多年冻土(青藏高原),高原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又分为大片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季节冻土、瞬时冻土和无冻土区。

2003-2006年青藏高原通天河南岸多年冻土活动层数据

本数据的提供单位是中科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提供,对青藏高原通天河南岸地区冻土活动层进行观测,由布设专业观测探头测得。包括2003-2006年逐日数据,数据详细解析:SOIL T为土壤温度、单位为摄氏度(℃);WATER为土壤水分、单位为(/cm^3)。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径流观测数据集(2号点312-2012)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9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312桥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2013年西藏那曲局地环流西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3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BL边界层塔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31.37N,91.90E。;海拔高度:4509米。观测要素:3m的风速风向;红外地温;5cm、10cm的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命名规则:风速(WS,m/s);风向(WD,);红外地温(Tg,℃);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土壤热通量(SHF,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