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2年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人工蒸发皿和降水数据集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葫芦沟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总控葫芦沟流域地表径流量(测量用重庆华正水文仪器公司生产的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1.数据概述: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葫芦沟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总控葫芦沟流域地表径流量。/2.数据内容:/葫芦沟出口水文断面流量数据每日08:00、14:00、20:00定时观测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流速、水位变化(流速测量用重庆华正水文仪器公司生产的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并用Hobo压力式水位计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建立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流域出口流量。/3.时空范围:/地理坐标:经度:99°53ˊE;纬度:38°16ˊN;海拔:2962.5m。/水文断面流量:断面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通常用Q表示,单位是立方米/秒。

1883-2000年(部分年份)中亚地区土库曼斯坦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土库曼斯坦的加乌丹(Gaudan,1961-1990) 、杰尔边特(Erbent,1961-2000) 、卡赞吉克(Kazandzhik,1928-2000) 、卡赞吉克(Kazandzhik ,1928-2000) 、列佩捷克(Repetek,1912-1990) 、加桑库利(Gasan-kuli,1926-2000) 、切列肯(Cheleken,1912-1991) 、萨拉赫斯(Serahs,1902-2000) 、库什卡(Kushka,1897-2000) 、恰尔州乌(现称图尔克缅纳巴特)(Chardzhou,1895-2000) 、阿什加巴特 (Ashgabat,1892-2000) 、克尔基(Kerki,1891-2000) 、基济尔-阿尔瓦特(Kizyl-arvat,1883-2000) 、拜拉姆-阿利(Bairam-ali,1891-2000) 、克拉斯诺沃茨克(Krasnovodsk,1883-2000) 等14个气象站的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地理信息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地理信息数据。桥子沟流域水土流失观测始于1958年,1987年开始连续观测。桥子沟流域是罗玉沟流域内的一级支沟,桥子沟分东、西两条支沟,按照“相似流域,平行对比”的指导思想将桥子东沟、桥子西沟设为对比观测流域(桥子东沟为非治理沟,桥子西沟为治理沟)。本数据集包括桥子东沟和桥子西沟的流域边界信息和流域控制站等水土保持观测设施的位置信息。

中巴经济走廊TRMM_3B43月降水数据(1998-2017年)

本数据以1998年-2017年TRMM 3B43数据为数据源,数据空间分辨率为25KM,时间分辨率为月,采用Python批量进行影像处理,提取降水数据,生成1998-2017年中巴经济走廊TRMM 3B43月降水数据产品。该数据可为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黄河流域地形因子(剖面曲率)数据集

该数据集包括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全流域的地形剖面曲率信息。

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花果山水库淤积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南小河沟流域1964-1978、1980-1981、2011-2017年的花果山水库淤积调查的数据。采用淤积断面法对水库主沟道7个淤积断面,支沟道6个淤积断面,共计200个左右的测点进行了淤积测量。一般在汛期前、汛后或较大洪水过后观测,各断面处淤积面的高程来计算侵蚀模数。

2015年西藏那曲局地环流西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5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BL边界层塔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31.37N,91.90E。;海拔高度:4509米。观测要素:3m的风速风向;红外地温;5cm、10cm的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命名规则:风速(WS,m/s);风向(WD,);红外地温(Tg,℃);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土壤热通量(SHF,W/m^2)

2014年西藏亚东地区土壤温湿度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5年西藏亚东地区土壤温湿度观测数据集,2014年7月~8月,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具有代表性的、多年冻土样地30个,每个样地设置一个海拔梯度,从海拔由高到低分别设置样点。观测变量40cm、20cm、10cm、5cm、0cm土壤深处的土壤湿度(SM)和土壤温度(ST),原始数据经过严格的校正,数据成果已在BAMS,RSE,JGR,JH等专业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

海河流域多尺度地表通量与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馆陶站-大孔径闪烁仪(2008-2010年)

该数据集包含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河北省馆陶县河寨村,下垫面是玉米/小麦,棉花。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15.1274E, 36.5150N,海拔30m

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3)剔除降水时刻及其前后一小时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05m/s)。

大孔径闪烁仪发布的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Cn2 (m-2/3),感热通量H_LAS (W/m2)。

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 Jia et al,(2012),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2013)。

1877-2003年(部分年份)中亚五国气象站(降水)多年特征值统计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中亚地区(气象站点数:个,时间范围:年):哈萨克斯坦(47,1879-2003)、吉尔吉斯斯坦(52,1883-2001)、塔吉克斯坦(40,1891-1997)、乌兹别克斯坦(114,1877-2002)、土库曼斯坦(14,1883-2000)五国各气象站的平均年雨量、年降水量特征值及其发生时间。

2015年和2017年昆仑山煤矿冰川主流线冰面高程变化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昆仑山煤矿冰川,数据集包括序号、经度、纬度、高程。数据集包含26条记录,主要依托冰川布设的花杆作为测点,使用M721手持GPS测定花杆位置和海拔高度,每个测点测量时间30分钟以上。采用完全开放共享。数据集中经度,单位度(°),纬度,单位度(°),高程,即当年冰川表面高程,单位米(m)。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王茂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2018年王茂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王茂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韭园沟(无定河一级支流)的一级支流。王茂沟流域共布设了王茂庄站一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王茂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王茂沟流域2011-2018年情况说明》。

黄河流域地形因子(坡度变率)数据集

该数据集包括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全流域的地形坡度变率信息。

1883-2001年(部分年份)吉尔吉斯斯坦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吉尔吉斯斯坦的阿拉布卡(Ala-Buka,1963-1990) 、阿克塔什(吉尔吉斯)(Aktash (Kyr),1961-1990) 、阿拉别尔(Alabel,1960 -1989) 、恰季尔库尔(Chatirkul ,1961-1990) 、多隆(Dolon,1961-1990) 、基罗夫斯卡耶(Kirovskoe,1961-1990) 、克济尔德扎尔(Kyzyldzhar,1961-1990) 、恰阿尔塔什(Chaartash ,1960-1992) 、阿尔普拉格尔(Alplager,1957-1991) 、桑塔什(Santash,1963-1998) 、卡扎尔曼(Kazarman,1960-1998) 、科伊柳(Koilu,1951-1990) 、达拉乌特库尔甘(Daraut-Kurgan,1949-1990) 、琼克济尔苏(Chonkyzylsu,1948 -1990) 、托克托古尔(Toktogul,1952-2000) 、乔纳雷克(Chonaryk,1943-1989) 、卡拉万 (Karavan,1943-1990) 、帕潘(Papan,1947-1991) 、阿克塞(Aksai,1952-1998) 、塔姆加 (Tamga,1941-1987) 等52个气象站的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2015-2016年天山冰川站常规气象、水文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5-2016年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的常规气象、水文观测在乌鲁木齐河源区的1号冰川气象场、空冰斗气象场、总控气象场以及后峡基本营地进行。各观测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及1号冰川径流量。

2011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4800米气象站观测数据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海拔4800米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包括:逐日气压值、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日平均降水值;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包括: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日平均降水值、日净辐射值;包括: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逐日气压值、日平均降水值、日净辐射值;由每小时气象观测值统计计算得出。因气象站部分测量元件损坏,缺失部分气象观测数据。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2013年河水流速测量数据

本数据为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2013年河水流速测量数据。

1954-2014年中国高寒山区月降水数据集(CAPD)

本数据集包括了祁连山、天山、长江源、雅鲁藏布江4个高寒山区自有降水观测之日至2014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降水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站和地方水文局以及自主实测,利用降水数据与海拔、经度、纬度建立统计关系进行面降水的拟合产生数据集。国家台站降水数据主要是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降水资料。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径流观测数据集(8号点-高台桥-2012)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7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8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2010年西藏那曲局地环流西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0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BL边界层塔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31.37N,91.90E。;海拔高度:4509米。观测要素:3m的风速风向;红外地温;5cm、10cm的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命名规则:风速(WS,m/s);风向(WD,);红外地温(Tg,℃);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土壤热通量(SHF,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