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俄罗斯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本数据集来源于最新发布的ASTER GDEM V3 分幅数据,经过粗差修正、空值填充和水域数值异常剔除等预处理,并采取图像拼接、投影转化、裁剪等步骤,生成了优化的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桥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2018年桥沟流域3个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通过径流站测流断面水位观测,泥沙取样,计算产流时的径流、泥沙量。数据包括桥沟流域站点分布图、径流站测流断面图、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径流站情况见《桥沟流域2011-2018年情况说明》。

2015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观测场涡动相关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5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在玛曲观测场利用涡动相关系统观测获得的地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通量数据。数据内容包含二氧化碳通量、感热通量等通量数据。各字段定义见表头

1954-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董庄沟(非治理)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54-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董庄沟(非治理)观测数据。董庄沟(非治理沟)为南小河沟流域中的一条小支沟,2011~2014年流域面积为1.15km²,2015年以后流域面积1.12km²,董庄沟保持原有的状态。本数据集主要为董庄沟雨量站降水量观测数据及董庄沟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

1991-200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桥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91-2000年桥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桥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裴家茂沟(无定河一级支流)的一级支流。桥沟流域布设了桥沟1号、桥沟2号、桥沟3号、桥沟5号、桥沟6号5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桥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桥沟流域1991-2000年情况说明》。

2007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3046米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07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海拔3046米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逐日气压值、日平均风速值、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日平均气压值、日平均降水值、日总辐射值,由每分钟气象观测值统计计算得出。其中,缺失的数据是由于气象站被雪掩埋损坏并导致数采仪器受到影响,部分数据不全。

1986-199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桥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6-1990年桥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桥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裴家茂沟(无定河一级支流)的一级支流。此数据集包括3个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通过径流站测流断面水位观测,泥沙取样,计算产流时的径流、泥沙量。数据包括桥沟流域站点分布图、径流站测流断面图、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径流站情况见《桥沟流域1986-1990年情况说明》。

黄河流域水文分析数据集——河流网络

该数据集为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全流域的河流网络数据集。

当汇流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产生地表水流,所有汇流量大于阈值的栅格就是潜在的水流路径,由这些水流路径构成的网络,就是河网。

本数据基于大于15000的汇流累积提取,并采用Strahler法对河网进行分级

2006年-2018年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本底站温度监测资料

该数据集记录2006年至2018年龙凤山气候监测资料,主要内容龙凤山本底站气温数据。

黄河流域水文分析数据集——汇

该数据集为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全流域的汇。在流向栅格中,“洼地”是指流向无法被赋予8个有效值之的一个或一组间连接像元,也称为“汇” 。在所有相邻像元都高于处理像元时,或有两个像元互相流入形成一个由两个像元构成的循环时,均会出现洼地。

2012-2016年藏东南古乡沟冰川泥石流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2-2016年藏东南古乡沟冰川泥石流观测数据,观测站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古乡沟,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古乡沟冰川泥石流观测站详细记录降雨及气温相关数据,数据由布设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观测设备测得,每10分钟自动采集1次,由smartdata2000F数据采集器取得原始数据,人工收集后,温度数据采用日平均数据并整理,降雨数据采用日累计数据并整理。

站点名称:古乡冰川泥石流观测站,经纬度:95 °26′43,29°55′25,海拔高程:2870米,数据内容:累计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2005-2010年青藏高原楚玛尔河(QTB05)年均地温数据

本数据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长期定位地温观测数据。本数据集为2005-2010年QTB05_楚玛尔河年均地温数据。0.5mGT表示0.5米处地温数据,单位为:摄氏度(℃),以此类推。

2006年-2018年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本底站降水量监测资料

该数据集记录2006年至2018年龙凤山气候监测资料,主要内容龙凤山本底站降水量。

1976-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气象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76-1980年砚瓦川流域气象观测数据。观测精度0.1mm。每日8时观测一次,封冻期间每五日观测一次。蒸发皿的蒸发量用同规格雨量杯或专用台秤观测。蒸发皿的原状水为20mm,在前一天8时用量杯盛水20mm,注入皿中经24小时后将皿内剩水倒回量杯中,其减少量即为本日的蒸发量。

2013年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4500米气象站观测数据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海拔4500米气象站2013年逐日气象数据,包括:日平均风速值、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平均降水值,包括日均气温值、日平均湿度值、日平均气压、平均降水值、日净辐射;由每小时气象观测值统计计算得出。

2011-2016年云南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及末端海拔变化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1-2016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及末端海拔变化数据集包含: (1)2011-2012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观测数据,包含2011-2012整年各测杆表面运动速度数据。 (3)2012-2013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数据,包含2012-2013整年各测杆表面运动速度数据。 (4)2012年-2016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末端海拔变化数据。 白水1号冰川运动速度的观测通过在冰川表面布设观测花杆,定期使用仪器测量花杆位置实现的。运动速度矢量及末端海拔变化则通过某一时段内测杆的位移矢量除以该时段时长获得。

1970-2016年西昆仑主峰周围地区冰川冰面高程变化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西昆仑主峰周围地区,利用地形图DEM与遥感影像提取的DEM,通过差值计算,获取冰川作用中心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只针对1970-2016年西昆仑主峰周围地区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故不进行补充和完善,采用完全开放共享。数据集包含ElevationChange1970-2016,共1个波段。字段度量单位:米(m)。数据集主要为遥感影像提取资料,仅表示遥感影像获取时间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时间为1970-2016。

2014-2016年青藏高原五道梁冻土气象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2016年青藏高原五道梁观测场冻土气象数据集,包括辐射数据在内的常规气象数据及浅层土壤温湿度、热通量等数据,共10个数据指标含3m空气温度(℃)、3m空气湿度(%)、3m空气水气压(KP)、3m风速(m/s)、3m风向(度)、向上长波辐射(w/㎡)、向下长波辐射(w/㎡)、向上短波辐射(w/㎡)、向下短波辐射(w/㎡)、净辐射(w/㎡),数据是自动气象站观测获取,10分钟采样一次,30分钟平均值输出。

2018年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县树坪滑坡变形、降雨及库水位监测数据

该数据集记录2018年三峡库区秭归县树坪滑坡的相关监测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树坪滑坡基本特征及监测数据使用说明、地表位移GPS监测成果表、降雨量及长江水位观测数据资料表。数据时间分辨率:位移变形监测1个/月,降雨及库水位监测数据1个/日。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12个雨量站(赵家湾、廖家陷、石山下、吊沟门、下茹、马周、师家湾、刘家河、马家山、唐家河、滴水崖、罗玉沟口)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SM1型普通雨量器和SL-1型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本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逐次洪水降水量观测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