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概况:2005年9月23日至9月30日和2005年11月5日至11月9日,中科院寒旱所遥感室在黑河中游莺落峡水文站至正义峡水文站之间一共测量了21个水文断面。
数据采集过程:利用中海达HD8080 GPS接收机两台和南方测绘公司DS3型号水准仪一套,采用GPS与水准测量相结合。断面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利用两台差分GPS在选择的断面河岸两边或者一边选择测量高精度的控制点,两台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30 分钟。然后在这些控制点基础上利用水准仪进行断面的连续测量,根据河宽在断面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测深垂线,测各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和起点距,测点在主槽部分较密,滩地较稀,主槽部分两点之间间距为2米。本数据可以为黑河中游的地表地下水水文模拟提供关键基础数据资料。
大西沟气象站成立于1958年6月、位于乌鲁木齐县大西沟天格尔峰山腰(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旁)、3543.8米、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主要从事云雾物理实验与气候监测。1975年交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管理。2007年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更名为大西沟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该数据集主要是2002、2003、2004、2005四年内的大西沟气象站风速风向数据。
本数据为长城站底栖生物照片集,共包含28种生物图片,图片均以jpg形式保存。内容除记录底栖生物名称、形态外,还有尺寸作为参照。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和沉积物摄食居多。多为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
该数据集是中国1∶10万沙漠空间数据的子集,中国1∶10万沙漠空间数据集反映了我国沙漠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沙丘的流动性与固定程度。以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的Coverage和2000年TM数字影像信息基础上,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以1:10万比例尺专题图成图要求,对我国的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了专题制图。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海岸线数据,包括海岸线空间分布,海海岸线名称及所在国家名称等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Eng_Name (海岸线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CNTRY_CODE (城市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字段3:CONTINENT (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4:TYPE (类型)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5: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0)
本数据集主要包含南极长城站营养盐影响图片,通过在“自然状态”与“加盐状态”下,得出统计图,并绘制成图片以查看营养盐影响。海洋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量并被其摄取最多的矿物盐类,包括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铵盐。营养盐一般指海水中无机氮、磷、硅。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银洞(N26°14′49.0″,E103°11′54.3″)2017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该数据集采集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一号断面的200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1号冰川水文点设在离1号冰川末端300m的河道上,实施1号冰川冰雪径流的监测,断面海拔3659m,流域面积3.34km2,其中冰川面积1.74km2。为混凝土矩形断面(高1.0m,宽1.6m),气象场设在断面左岸。
本数据集内容:
一、Document(数据集的说明文件)
二、Fgmodel(模型数据)
三、Grid
Dem,Hillshade(数字高程和山影)
四、Map(缩略图)
五、Meteoro(气象数据)
1、Snowdpt(积雪深度):(1)数据源雪深观测资料和被动微波资料(2)属性字段:地理编码 气象站编号 气象站名称 制图符号 (3)主要内容积雪深度
2、Precitpt(降水量):(1)数据源青藏高原降水资料(2)属性字段:地理编码 气象站编号 气象站名称 制图符号(3)月平均降水量
3、Temprt(气温):(1)数据源青藏高原气温资料,(2)属性字段:地理编码 气象站编号 气象站名称 制图符号(3)月平均气温
六、QZHIGHW(青藏公路数据)
七、Vecter
Alabers、Geo两个文件夹:
1、frozengd(冻土类型图):(1)数据源1:4000000中国冰雪冻土图、1:3000000青藏高原冻土图,(2)属性字段:地理编码 带名 年平均地温(℃) 多年冻土厚度(m) 制图符号,(3)主要地理要素描述:多年冻土、季节冻土
2、hydrogeo(水文地质图):(1)数据源1:4000000中国地质图,(2):地理编码 水文地质分类 水文地质亚类 制图符号,(3)主要地理要素:水文地质现象
3、quadgeo(第四纪地质图):(1)数据源1:2500000中国第四纪地质图,(2)属性字段:地理编码 沉积相 地质年代 沉积类型 制图符号,(3)主要地理要素:第四纪地质类型
4、lake(湖泊图):(1)数据源1:4000000青藏高原地形图,(2)地理编码 类别 制图符号,(3)主要地理要素:湖泊分布
5、stream(水系图):(1)数据源1:4000000青藏高原地形图,(2)主要地理要素:河流分布
5、vegetat(植被数据):(1)数据源1:4000000中国植被图,(2)地理编码 大类 亚类 次亚类 制图符号,(3)主要地理描述:植被类型
6、formap(冻土类型图)
7、Quatgla(古冰川)
8、station(气象站点):(1)数据源青藏高原气象台站坐标资料,(2)区气象台站分布
八、borehole(钻孔数据)
编码 描述 钻孔位置 钻孔柱状图名称
211122001 钻孔1 里程1041KM+200M z1
211122002 钻孔2 里程1041KM+800M z2
数据投影:
Projection: Albers
False_Easting: 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90.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7.30.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37.30.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数据详细属性请参考文档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2013年泥石流运动要素表。数据内容包括2013年观测泥石流流态、龙头、龙尾、流过时间、泥深、泥面宽、流速、流量、容重、体积比含、混合含沙量、输沙率、径流量、输沙量、历时及测速距离。此外还包括泥石流总体观测数据统计汇总。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中脊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m/s)、降水(mm)。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该数据集包含5个表: (1)表土样点记录表 (2)表土孢粉原始数据 (3)表土孢粉百分比含量数据 (4)表土孢粉质量浓度数据 (5)表土孢粉组合数据 包含了农田、荒地、荒漠、草甸、河谷地及林地五种样地类型,孢粉组合是将出现率低、含量较少的科属进行合并,并将花粉按乔木、灌木、草本及农作物进行分类组合。 “花粉质量浓度”量纲:粒/克; “花粉总数”量纲:粒
该数据为对黑河流域中上游自明代时期到民国时期的主要古灌渠分布复原,以《重刊甘镇志》、《重修肃州新志》和《甘州府志》为基础资料并结合20世纪60年代地形图和影像获得。
以ArcGIS软件Shapefile格式提供,采用GCS Krasovsky 1940坐标系,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格网。数据类型为线状矢量,其属性包括名称、来源、长度、灌溉面积等。
数据集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指标: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图,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专题图提取。
比例尺为 1:50万
字段1:加速度值 数据类型:float(6)
字段2:反应谱特征 数据类型:Text(5)
一、概述
本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基于Landsat MSS, 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区域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二、数据处理说明
数据集基于Landsat MSS、TM与ETM遥感数据为底图,数据集投影设置为Alberts等积投影,将比例尺放在1:24000下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数据集存储形式为ESRI coverage格式。
三、数据内容说明
本数据集采用分层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共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四、数据使用说明
主要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气候变化、水文、生态研究工作中。
本次冰湖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es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Cold and Arid Regi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AREERI) 的联合支持。
1、冰湖编目采用landsat(TM,ETM),Aster等遥感数据,反映喜马拉雅地区2004年的冰湖现状。
2、冰湖编目覆盖:喜马拉雅山地区Pumqu(Arun),Rongxer (Tama Koshi),Poiqu(Bhote-Sun Koshi),Jilongcangbu (Trishuli),Zangbuqin(Budhigandaki),Majiacangbu (Humla Karnali)等流域
3、冰湖编目内容包括:冰湖编目、冰湖类型、冰湖朝向、冰湖宽度、冰湖面积、冰湖深度、冰湖长度等属性
4、数据投影信息:
Projection::Transverse_Mercator
False_Easting:500000.000000
False_Northing:0.000000
Central_Meridian:87.000000
Scale_Factor:0.999600
Latitude_Of_Origin:0.000000
Linear Unit:Meter(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GCS_WGS_1984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D_WGS_1984
Spheroid:WGS_1984
Semimajor Axis:6378137.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6356752.314245179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298.257223563000030000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文档及报告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1996-1997年的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它是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本数据集包含了2个表:水文气象数据(水资源量、蒸发量等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耕地,人口等数据)。数据收集时间为1958-2009年,其中有塔里木河典型流域(克里雅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人口、土地利用、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可利用水资源量等指标。主要研究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