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黑河流域HWSD土壤质地数据集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中国境内数据源1:100万土壤数据。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2013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3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

2012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4′,E 080°07′;海拔高度:3433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风速、2m风向。由于传感器故障,部分时段数据有缺失。

2004年新疆奎屯51号冰川自动气象站资料

在奎屯51号冰川处架设自动气象站,进行气温、降水、辐射数据自动记录、存储,诸项数据正在收集整理中。

1988-1989年南极长城站亚硝酸盐测定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1988—1989亚硝酸盐测定数据。

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HEIFE)数据集

“黑河地区地一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是在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段一个70km×90km范围实验区内进行的以水份和热量交换为中心的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实验,也是目前国际上野外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一次陆面过程实验,取得了欧亚大陆腹地典型干旱地区黑河流域沙漠、戈壁、绿洲等不同下垫面上的太阳辐射、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和绿洲生物气象资料,并收集了该地区常规气象和水文资料,为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理论研究奠定了观测实验基础。

黑河实验数据库(HDB)(陶泽宏和左洪超,1994a)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编了黑河实验野外观测资料。在该数据库中,所有观测资料按观测性质和目的分为三类:

第一类:正常观测期(FOP)资料。它包括:(1)5个微气象站和5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2)4个井站观测地下水位资料;(3)吹沙、沙尘分布及臭氧观测资料;(4)3个高空气象站、3个地面气象站和4个水文站和一些雨量站及井下水位站常规观测资料。

第二类:加强观测期(IOP)资料。它包括:各个加强期(PlOP,IOP-1,lOP-2,IOP-3,IOP-4)中湍流、系留气球、声雷达(Sodar)、激光雷达(Lidar),土壤含水量及成份的观测资料。

第三类:特殊观测期资料,它包括:生物气象观测(BOP),干旱地区降水机制观测(IOP-R),湍流对比观测(IOP-C)和远离绿洲的沙漠补充观测资料(IOP-DA)以及沙样实验的观测资料。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HEIFE数据库使用手册(陶泽宏 等,1994b)。

HOME框架下新安江模型观测与模拟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新安江模型运行所需的黑河流域野牛沟气象站气象数据(降水和水面蒸发)、径流数据及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参数优化后的预测数据。

主要数据内容为:

1)气象数据:1990-1996年共7年的逐日的气象数据(降水和水面蒸发)

2)径流数据

3)预测数据: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参数优化后的预测数据

2018年云南蒋家沟流域蚂蚁坪、阴家凹、李家垭口、银洞村、弯房子等泥石流观测站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2018年日降雨观测数据。包括五处观测点:阴家凹(N26°16′6.9″,E103°10′2.3″)、蚂蚁坪(N26°16′3.5″,E103°12′6.8″)、李家垭口(N26°17′6.5″,E103°10′19.2″)、弯房子(N26°14′4.7″,E103°11′24.4″)和银洞村(N26°14′49.0″,E103°11′54.3″)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巴基斯坦冰湖编目数据集(2003-2004年)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湖编目采用参照landsat遥感数据,反映的巴基斯坦地区2003-2004年的冰川现状。

2、编目覆盖范围:印度河上游Swat, Chitral, Gilgit, Hunza, Shigar, Shyok, Upper 、Indus, Shingo, Astor and Jhelum等流域。

3、冰湖编目内容包括:冰湖编码、冰湖类型、冰湖面积、冰湖距冰川的距离、与冰湖相关的冰川等属性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1980-2002年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水文气象数据观测数据全集

在乌鲁木齐河源冰川作用区共设有3个基本水文点进行水文、气象常规观测,在后 峡口基本营地设有气象场,观测项目齐全。 1号冰川水文点设在离1号冰川冰舌约300m处河道上,海拔为3 693m,控制面积为 3.34k㎡(其中冰川为1.84k㎡,非冰川为1.50k㎡),测流断面为矩形(lmX lm), 整个断面由浆砌块石而成,气象场设在左岸山坡上。 空冰斗水文点设在与1号冰川相邻的空冰斗的斗口处,海拔为3804m,控制面积为 1.68k㎡,测流断面为矩形(lmxl.5m),由浆砌块石而成,气象场设在右岸山坡上。 该水文点主要是观测积雪径流。 总控制水文点设在大西沟与罗布道沟汇合处,海拔为3 404m。该水文点主要观测研 究区7条冰川及冰川周围山坡积雪降水径流。断面由浆砌块石而成,在断面上设有工作 桥,便于测流,气象场设在左岸山坡上。 所有水文点都装有水尺和自记水位计,测流均采用流速仪。 本数据集包括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1号冰川、空冰斗、总控3个监测点1980-2002年气象水文观测数据及后峡基本站观测数据。为冰川监测提供详实的气象数据支持。

2014年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运动要素、泥石流总体观测统计

数据内容包括2014年6月两次观测泥石流的流态、龙头、龙尾、流过时间、泥深、泥面宽、流速、流量、容重、体积比含、混合含沙量、输沙率、径流量、输沙量、历时及测速距离,此外还包括2014年泥石流总体统计数据。数据包括三张表,以编号相互关联。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近岸海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调查数据

浮游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在2011年12月份对长城站附近的长城湾、阿德雷湾10个站位的表层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Bacteroidetes、Alphaproteobacteria及Gammaproteobacteria这三个类群、是其中的优势类群。序列数据可用Mega 5.05打开。

2014/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浓度数据

2015年1月,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土壤样品,通过严格质量控制,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浓度。多环芳烃主要来自陆地、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多环芳烃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有机物,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已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塔里木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塔里木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综合制备,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水库名称),反应了塔里木河流域2000年左右水库分布现状。

2011年南极长城站MODIS叶绿素图像数据集

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2011年MODIS叶绿素图像观测数据,主要观测内容有海洋的水色、浮游植物、生物地理等数据。研究海水中的叶绿素量,是为了掌握海洋资源基础生产量分布的指标。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它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叶绿素d、叶绿素f、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

1999-2005年云南蒋家沟阴家凹日降雨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阴家凹(N26°16′6.9″,E103°10′2.3″)1999-2005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9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199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柴达木河流域铁路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柴达木河流域铁路分布图,比例尺25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铁路编码)。

全球1:100万海洋数据集(2012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海洋数据,包括海洋的空间分布,海洋名称等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海洋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Type (海洋类型)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0)

字段3:Shape_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0,0)

疏勒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包括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综合制备,比例尺250000,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水库名称),反应了疏勒河流域2000年左右水库分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