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奈曼旗1:15万沙漠化类型及土地区划图(1984年)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奈曼旗沙漠化类型及土地整治区划图》(图1),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 主编:朱震达、邱醒民

  • 编辑 :冯毓荪

  • 复照与制图:冯毓荪、刘扬宣、文子祥、杨泰运、赵爱芬、王一谋、李伟民、赵燕华、王建华

  • 野外考察:邱醒民、张继贤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上海中华印刷厂

  • 比例尺:1:150000

  • 出版时间: 1984年5月

  • 图例:严重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潜在沙漠化土地、非沙漠化土地、波状起伏沙黄土平原、树林及灌木林、盐碱地、山地、耕地、甸子地

2、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奈曼旗沙漠化类型图、河流、 道路、水库、铁路、区划

3、数据属性

沙化等级类 植被 本底类

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 耕地 沙丘

盐碱地 甸子地

严重沙漠化土地

水库

树林及灌木林

山地

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

潜在的沙漠化土地

湖泊

非沙漠化土地

波状起伏沙黄土平原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2003-2006年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

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自动气象站资料,观测常规气象要素采集,观测内容包括风速、风向、温湿度等内容。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自动气象站2003-2006年观测数据。

1999-2005年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沟断面测量记录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简称东川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境内的蒋家沟流域,东经103’08’,北纬26’14’,海拔1320米, 占地面积约70亩,距离东川区铜都镇20公里,距离昆明城区200公里。蒋家沟面积48.6平方公里,主沟长13.9公里,是一条高频泥石流沟,平均每年暴发15次,最高达28次,属于被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的小江地区,是世界上最佳的泥石流观测、实验和研究场所。蒋家沟观测断面截面测量,分为上断面截面测量、中断面截面测量、下断面截面测量,观测了各观测点的平距与高差。断面截面作为蒋家沟泥石流整体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泥石流发生、运动、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断面截面数据也可为泥石流提供数据支撑。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1999-2005年泥石流沟断面测量记录。

2007年中国南极第24次考察埃默里冰间湖空投XCTD-XBT观测原始数据

直升飞机悬停在埃默里冰架前缘海域破碎冰中的一块三角形无冰水域上空,距海面20米。从直升飞机舱内,发射两个XCTD和1个XBT探头。第一个XCTD(SN:06100491)记录了从海面至海底(570m深)的剖面数据(文件名:CTD-003912112007.RAW,CTD-003912112007.txt)。 第二个XCTD(SN 06100495)观测到了相似的剖面,但未存储数据。 XBT(SN:1073830)记录的数据(文件名:BT-000112112007。XBT,BT-000112112007。txt)显示,在50米之后,数据出现异常大的毛刺。观测时间:2007年12月11日15:10-15:26 (UTC)观测位置:68 34。079 S, 72 32。024 E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24次考察2007年埃默里冰间湖空投XCTD-XBT观测原始数据。

祁连山中部四个云杉年表数据集(1733-2000年)

本数据为祁连山中部四个云杉年表数据集,旨在研究祁连山中部地区的树轮-气候响应规律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STD Index,数据类型:浮点型

数据的时间范围:

Meiyaokou(STD)序列时间为1733年-2000年

Heiwa(STD)序列时间为1767年-1999年

Tianlaochi(STD)序列时间为1828年-1999年

Xishui(STD)序列时间为1865年-1999年

四个样点均在祁连山中部山区

2000年黑河流域地表蒸散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0年黑河流域的地表蒸散日总量数据,主要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的地表蒸散过程。数据文件名称:日期_daily.tif,数据字段日期:包含年月日,daily:表示日总量值,度量单位:w/m²,数据精度:1km空间分辨。

1994-2014年青海瓦里关二氧化碳浓度月均值

本数据集包括了1994—2014年我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观测数据,主要包括瓦里关二氧化碳在线观测月均值数据。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始建于1994年,位于青藏高原,东经100°54’E,北纬36°17’N,海拔3810米,是全球最高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设在大陆腹地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它的建立填补了全球大气监测网(GAW)在欧亚大陆内的空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由中国政府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投资建设,并由中国气象局负责运行管理。以温室气体和大气臭氧监测为主的综合大气本底基准监测。

2005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纳拉湾海冰温度剖面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中国第21次南极时,纳拉湾的海水温度剖面观测数据,数据详细记录了雪层、5m冰层、10m冰层、30m冰层、57m冰层的温度观测数据。极地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极地海冰的气候效应在空间尺度上可以从局、区域到半球及全球,在时间尺度上可以从周、月、季到年甚至几年或更长。

典型区沙漠化的小气候变化过程数据集(2009-2013年)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该数据包含新疆策勒河地区、甘肃石羊河下游地区、甘肃黑河中游地区、内蒙古黑河下游地区、内蒙古西辽河上游地区荒漠化过程中水环境变化数据表若干个。

2014年中国南极中山站多波段极光成像仪数据

多波段极光成像仪通过滤光轮切换滤光片的方式对全天空视野范围内极光多个谱线(段)的进行二维成像观测,用于研究极光形态学及动力学过程。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14年多波段极光成像仪数据。中山站多波段极光成像仪由加拿大KEO公司研制, 2010年7月由极地中心完成建设并开始观测。该设备具有观测波段多,时间分辨率高,视野范围广等特点。可同时观测三波段极光及其背景光。

祁连山地区Landsat 5TM/7ETM+/8OLI影像合成的30m分辨率年最大NDVI数据集(1986-2019年)

基于Landsat 5TM/7ETM+/8OLI 地表反射率集合中的遥感影像,分别使用LEDAPS和LaSRC算法,进行大气辐射校正,并通过CFMASK算法去除的云、雪等影响,然后通过红色波段和近红外波段计算各幅图像的NDVI值,最后合成每年5月到9月间祁连山地区每个像元最大NDVI值。本数据集数据,空间分辩率为30 m,每一年合成1幅影像。Landsat 5 NDVI 时间序列为1986—2011年,Landsat 7 NDVI 时间序列为1999—2019年,Landsat 8 NDVI 时间序列为2013—2019年。本数据集为L1级别数据,可用于大范围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对比分析。

2015年云南蒋家沟姑海日降雨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姑海(N25°59′37.5″,E103°13′43.32″)2015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黑河流域灌区水资源数据集(2000-2010年)

本数据集包含 (1)甘州区水资源数据集(1981-2009); (2)高台县水资源数据集(2000-2010); (3)临泽县水资源数据集(2004,2005,2008,2009); (4)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市统计年鉴数据 (5)张掖市县级统计年鉴数据 主要研究绿洲化、荒漠化人地系统的调控

南极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

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南极长城站区地表松散沉积物按成因分为冰碛,冰缘沉积,冲积,湖积和海岸沉积.对其部分沉 积的3. 52 mm 以下粒度分析表明, 其粒度特征有明显的差别, 能很好地反映其形成过程和环境特征.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

1998-2001年云南蒋家沟流域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流域1998-2001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资料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2001-200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数据

“2001-200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数据”:主要由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出版的俄罗斯统计年鉴中记载的数据为主,部分指标有2000年以前的数据信息。经济指标包括国家机构组成、自然资源、人口、人民生活水平、教育、卫生、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与通讯、财政、商业贸易、以及人口、国民生产指标、工业生产指标与国际水平的比较等25个大类,其下包含若干统计表,以俄语文字编写,已对每章的前言和所有表格的标题进行了中文翻译。为科技技术、工农业发展、地理天文、矿产资源等行业提供有用的统计数据。

复杂地形条件下输沙率的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2009-2012年)

本数据集包含两个数据文件,其名称为:1. 风洞试验速度廓线测量数据.xlsx,包含5个表: (1)风速为8m/s(6400转)时,风洞轴线速度廓线分布;(2)风速为9m/s(7200转)时,风洞轴线速度廓线分布;(3)风速为10m/s(8000转)时,风洞轴线速度廓线分布;(4)风速为11m/s(8800转)时,风洞轴线速度廓线分布;(5)风速为12m/s(9600转)时,风洞轴线速度廓线分布。包含了风洞不同高度处的风速数据。 2.粗糙地表不同摩阻风速下的风速廓线(2013).mdb,包含1个表: (1)Basic Table,包含了民勤沙漠区粗糙地表条件下,在不同摩阻风速的情况下5cm、10cm、15cm、20cm、25cm、30cm、50cm、100cm处的瞬时、2分钟平均和10分钟平均风速及风向。 主要研究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粗糙地表条件下,风速廓线随摩阻风速的变化情况;研究风洞实验条件下,风场的变化情况。数据的收集时间为2010年、2013年。

全球1:100万城市居民点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城市居民点数据集,包括全球城市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ENG_NAME (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2:CITY_POP (人口数) 数据类型:Long Integer(10)

字段3:YEAR(年份) 数据类型:Short Integer(10)

字段4:CNTRY_NAME (州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5:CNTRY_CODE(州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1992-1993年中国南极第9次考察普里兹湾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集

在1992-1993年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期间,分析了长城站近岸以及普里兹湾叶绿素含量。长城站近岸海域叶绿素a在0.376-5.709之间变化,平均2.486。 在普里兹湾表层叶绿素a在0.240-8.857之间变化,平均1.622。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9次考察1992-1993年普里兹湾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集。

2018年9月至12月云南小江流域不同海拔梯度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小江流域3个不同梯度自动气象站2018年9月9日至2018年12月27日逐小时常规气象观测数据。3个气象站分别处于北纬26.240339,东经103.077398位置海拔1000米、2000米和3000米处。观测要素包括空气湿度(%)、气温(°C)、总辐射(W/m2)、光照度(LUX)、20cm深度土壤湿度(%)、20cm深度土壤温度(°C)、40cm深度土壤湿度(%)和40cm深度土壤温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