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2-2016年甘肃肃北老虎沟12号冰川末端变化结果

本数据为2012-2016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末端变化的监测,数据由南方测绘S86 GPS接收机测量获取,定向测量冰舌末端处控制测杆距离冰舌末端的距离。观测时间是2012-2016年,记录了2012-2013年、2013-2014年和2014-2016年的冰川末端变化数据。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整编组成,测量冰舌末端处控制测杆距离冰舌末端的距离,在室内计算冰川末端具体的变化情况。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2017年排露沟流域和大野口流域加密观测区固定样地测树调查数据集

该数据集主要内容为林地、灌木和草地样地调查数据。固定样地位于甘肃省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水文观测试验场所在的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和大野口流域。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4个雨量站(营房梁、试验场、马兰、桥子沟口)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SM1型普通雨量器和SL-1型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本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逐次洪水降水量观测成果表。

1961-2016年叶尔羌河流域各站逐月降水量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叶尔羌河流域铁干里克、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柯坪、阿瓦提、阿拉尔、托云、伽师、喀什、巴楚、英吉沙、岳普湖、塔什库尔干、麦盖提、莎车、叶城、泽普、皮山、和田等21个气象站的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量、年总降水量数据。

2011年西藏那曲局地环流东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BL边界层塔观测数据。站点经纬度:31.37N,91.90E。;海拔高度:4509米。观测要素:3m的风速风向;红外地温;5cm、10cm的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热通量。命名规则:风速(WS,m/s);风向(WD,);红外地温(Tg,℃);土壤温度(T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土壤热通量(SHF,W/m^2)

2008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5040m气象数据

本数据集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5040m气象站数据,包含了海拔5040m处温湿风压(2m,4m),和一层4分量辐射的日平均数据,和降水日总量。气象数据剔除了异常值,降水数据利用风速、温度进行了修正。

1987年南极长城站潮位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1987年3月至1988年2月,使用安德拉水位计,在中国第3次南极考察期间南极,在长城站进行了潮位观测。本数据集为南极南极长城站1987年潮位数据观测数据。

2014-2016年新疆阿克苏山区冰冻圈流域土壤水特性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2016年在新疆阿克苏山区流域沿不同海拔下垫面类型土壤样水特性数据集,在室内通过土壤水力参数实验获取的两大冰冻圈流域的基本土壤分层水特性数据(0cm、10cm、20cm、30cm、50cm、80cm):包含土壤厚度(cm)、重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干密度(g/cm3)、孔隙度(%)、体积含水量(%)、经纬、纬度、海拔和编号。

1981-199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1-1990年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对农地、林地、人工牧草与标准小区进行对比观测。其主要目的是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和地形因子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径流场面积为30.5-1640㎡,观测要素有径流、泥沙、土壤含水量、被覆度、降雨量。径流、泥沙采用径流桶(池)人工观测。土壤含水率采用人工取土烘干法观测。被覆度采用人工目测。

2008-2012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2008-2012年冰物质平衡数据。包含小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时空分布值、冰总体积变化、水当量损失、平衡线及大、小冬克玛底冰川末端退缩,各字段定义见表头。

1954-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54-1980年南小河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使用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器和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使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南小河沟流域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降水量摘录数据,各时段最大降水量数据(按分钟和按小时摘录,其中表二按分钟摘录,表三按小时摘录)。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4200m2009年气象数据

本数据集为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4200m气象站数据,包含了海拔4200m处温湿风压(1m,2m,4m,10m),和一层4分量辐射的日平均数据,和降水日总量。气象数据剔除了异常值,降水数据利用风速、温度进行了修正。

1881-2003年(部分年份)中亚地区塔吉克斯坦逐月平均气温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塔吉克斯坦的阿尔腾玛扎尔(Altynmazar,1933-1997)、安佐布斯基(Anzobsky per.,1940-1995)、布伦库尔(Bulunkul,1950-1990)、布斯托纳巴德(Bustonabad,1948-1990)、丹加拉(Dangara,1931-1990)、德哈夫兹(Dehavz,1928-2000)杜尚别(Dushanbe,1926-2003)、贾夫尚戈兹(Dzhavshangoz,1934-1990)、法扎巴德(Faizabad,1951-1990)、费德琴科 GL(Fedchenko Gl.,1935-1995)、甘德金纳(Gandjina,1954-1990)、加尔姆(Garm,1935-1994 )、古沙里(Gushari,1946-1984)、哈布拉巴德(Haburabad,1951-1990)、哈拉姆库尔(Haramkul,1966-1990)、霍罗格(Horog,1899-2003)等46个气象站的逐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

2012-2015年云南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2年-2015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数据集,数据集包含: (1)大比例尺地形图中花杆具体分布位置图。 (2)2012-2013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物质平衡年观测数据,包含2012-2013整年物质平衡变化值。 (3)2012-2013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物质平衡单点连续观测数据,包含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物质平衡年观测数据,包含2012年7月25日-2013年8月5日时间段的单点测杆积累量。 (4)2012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夏半年物质平衡连续观测数据,包含2012年7月1日-2012年10月23日时间段的积累/消融量。 (5)2013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夏半年物质平衡连续观测数据,包含2013年7月30日-2013年8月31日时间段的的积累/消融量。 (6)2014-2015年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夏半年单点物质平衡观测数据,包含2014年8月5日-2015年9月15日不同位置的花杆在观测时的出露高度值。

2017-2019年藏东南米堆气象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7-2019年藏东南米堆气象观测数据,该观测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米堆村,该站详细记录气象相关数据。数据由布设降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测得,由CR1000数据采集器,每10分钟采集1次,取得原始数据,采集频率10分钟/条,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这些参数采用日平均数据并整理,降雨数据采用日累计数据并整理。

站点名称:米堆气象观测站,经纬度:96 °29′59,29°32′16,海拔高程:3610米,数据内容:降雨量(mm:毫米),湿度(%:百分比) ,温度(℃:摄氏度), 风速(m/s:米每秒),大气压力(kpa:千帕)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吕二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年-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吕二沟流域6个雨量站(石家堡、胡家堡、毛家庄、柴家山、半坡寨、吕二沟口)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SM1型普通雨量器和SL-1型自记雨量计进行观测,本数据集包括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逐次洪水降水量观测成果表。

1877-2003年(部分年份)中亚五国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中亚地区(气象站点数:个,时间范围:年):哈萨克斯坦(47,1879-2003)、吉尔吉斯斯坦(52,1883-2001)、塔吉克斯坦(40,1891-1997)、乌兹别克斯坦(114,1877-2002)、土库曼斯坦(14,1883-2000)五个国家的逐月平均降水统计数据。

1951-2015年候尺度中国台站雪深网格化数据集

本数据集中的数据是基于中国700多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积雪深度资料,利用每个台站雪深的空间代表性,及其与周围台站雪深的函数关系,研制了适用于中国积雪深度的最优空间插值算法,并生成了中国0.5度网格化逐候积雪深度数据。本数据集时间范围为数据集文件命名格式为SDYYYYMM.bin,其中YYYY表示4位年份,MM表示2位月份,每个文件包含6个候。指标是候最大积雪深度,单位为厘米。

近50年叶尔羌河流域库鲁克栏杆站、卡群站、玉孜门勒克站历年水文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库鲁克栏杆站、卡群站、玉孜门勒克站3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等水文数据数据。 其中,玉孜门勒克站的数据包括年降水量(1956-2004)、年径流量(1957-2004)和年平均气温(1975-2004)数据及其历年平均值、每十年平均值及年际代比较均值。 库鲁克栏杆站数据包括年降水量(1960-1967,1970-2004)、年径流量(1960-1967,1972-2007)和年平均气温(1961-1965,1973-2004)数据及其历年平均值、每十年平均值及年际代比较均值;含沙量逐月均值、多年月均值、年均值、年最值及最值发生日期和含沙量(1979-2007);输沙率逐月均值、多年月均值、每十年平均值、多年各月最值、年平均值、年最值及最值发生日期,年输沙量和侵蚀模数(1966,1978-2007)。 卡群站数据包括年降水量(1954-2004)、年径流量(1954-2006)和年平均气温(1955-1965,1967,1971-2004)数据及其历年平均值、每十年平均值及年际代比较均值;含沙量逐月均值、多年月均值、年均值、年最值及最值发生日期和含沙量(1957-2007);输沙率逐月均值、多年月均值、每十年平均值、多年各月最值、年平均值、年最值及最值发生日期,年输沙量和侵蚀模数(1954-2007)。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集(2008年)

本数据集包含了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期间2008-03-08至2008-06-30共85天的张掖市观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