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2018年辛店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辛店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无定河一级支流。此流域布设试验场一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辛店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辛店沟流域2011-2018年情况说明》。

201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湍流通量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湍流观测系统观测半小时数据。使用Gill R3/ADC OP2型涡动相关系统进行观测,数据包括2层(10m和80m)的热通量、动量通量、三维风(Ux、Uy、Uz)、摩擦速度、CO2密度、H2O密度等,分2个文件保存,分别为TZ_FLUX_10m_2015.csv(10m湍流通量数据)、TZ_FLUX_80m_2015.csv(80m湍流通量数据)。

2015年贡嘎山地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贡嘎山地区,利用遥感影像获取的2015年该地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集包含1个波段,主要通过资源三号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只针对2015年当年冰川表面高程,故不进行补充和完善,采用完全开放共享。数据集包含DEM2015,共1个波段。数据集文件名及波段名称对应如下:数据集文件名:2015年贡嘎山地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集,DEM2015——2015年该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单位:米(m))。

2011-2013年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位埋深、盐度数据

本数据是额济纳三角洲3口浅层地下水观测井的地下水位埋深、盐度自动监测数据。观测时间为2011年5月2日-2013年7月17日。

数据内容包括:观测井编号、地理坐标、地表特征描述、地下水位埋深(单位:cm)、盐分(单位:mS/cm)。

2012-2013年巴丹吉林沙漠水体化学和同位素检测数据

本项目采集的巴丹吉林沙漠湖水和地下水的水样D-18O同位素、14C年龄以及水化学简分析测试结果

1969-2012年冬克玛底冰川储量变化数据集

本数据为资源三号卫星2012年12月12日生成的5m分辨率的DEM,重采用到10m后,与地形图进行配准后,再数据相减后的结果,采用完全开放共享方式。数据集包含ElevationChange1969-2012,共1个文件,包含波段1个。字段度量单位:米(m)。数据集时间为遥感影像获取时间,1969-2012年。

2011-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王茂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2011-2018年王茂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王茂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韭园沟(无定河一级支流)的一级支流。王茂沟流域共布设了王茂庄站一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王茂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王茂沟流域2011-2018年情况说明》。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通量观测矩阵数据集(涡动相关仪-2012)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4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3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2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3日至9月18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5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

数据集包含了通量观测矩阵中3号点的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30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4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5310E, 38.85867N,海拔1570.23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8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6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5970E, 38.87116N,海拔1562.97m。

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4日至2013年12月1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农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6日至9月15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花寨子站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1860E, 38.76519N,海拔1731.00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8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2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631E, 38.86515N,海拔1559.25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25日至9月26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湿地站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4640E, 38.97514N,海拔1460.00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9日至9月18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7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521E, 38.87676N,海拔1556.39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6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6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411E, 38.84931N,海拔1564.31m。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31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4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内,下垫面是村庄。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5753E, 38.87752N,海拔1561.87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4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0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9572E, 38.87567N,海拔1534.73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4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9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8546E, 38.87239N,海拔1543.34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31日至9月17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17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是果园。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6972E, 38.84510N,海拔1559.63m。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8日至9月21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8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649E, 38.87254N,海拔1550.06m。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3日至9月18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3号点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盈科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634E, 38.89053N,海拔1543.05m。

2014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观测场涡动相关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4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在玛曲观测场利用涡动相关系统观测获得的地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通量数据。数据内容包含二氧化碳通量、感热通量等通量数据。各字段定义见表头

2015年祁连山七一冰川底部地形数据集

本数据集针对祁连山七一冰川,数据集包括序号、经度、纬度、厚度。数据集包含326个测点。利用探地雷达(GPR) (Pulse EKKO PRO100)进行测厚工作。先进行雷达波速在冰川冰内传播速度的测量,对探地雷达相关参数进行修改和设置。中心频率为100MHz,天线距离1.5m,测量间隔20m。采用剖面法与点测法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对测点进行了GPS 定位。采用协议共享。数据集包含控制点的序号、经度(单位:度(°))、纬度(单位:度(°))、高程(单位:米(m),即当年冰川厚度)4个字段。空间基准为WGS84,雷达测厚精度控制在1cm以内。

1991-200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91-2000年辛店沟流域1个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通过径流站测流断面水位观测,泥沙取样,计算产流时的径流、泥沙量。数据包括辛店沟流域站点分布图、径流站测流断面图、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径流站情况见《辛店沟流域1991-2000年情况说明》。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王茂沟流域地理信息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王茂沟流域地理信息数据集。王茂沟流域是陕西省绥德县境内无定河中游左岸一级支沟韭园沟流域的一级支沟,位于东经110°20"26”~110°22"46”,北纬37°34"13"~"37°36"03",流域面积5.97km2,流域形状为叶状,流域长度为3.75km,平均宽度为1.46km,沟道比降为2.7%,流域海拔940m~1188m,相对高差为234m,沟壑密度为4.31km/km3。此数据集主要包括王茂沟流域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流域概况。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径流观测数据集(3号点-铁路桥-2012)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3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3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观测数据集

2001-201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观测数据。不同措施径流小区位于辛店沟一级支沟育林沟左岸,2001-2007年有7个径流小区,编号依次为育1-育7,2008年弃用原有小区,新建9个径流小区,编号依次为育8-育16。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径流小区产生径流的次降水量、径流量、泥沙量进行观测,对比不同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

1980-199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0-1990年辛店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辛店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无定河一级支流。此流域共有试验场和第三试验沟两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辛店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辛店沟流域1980-1990年情况说明》。

1988-199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88-199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辛店沟流域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数据。对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产生径流的次降水量、径流量、泥沙量进行观测,对比不同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数据包括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表、土壤含水率实测成果表,径流场情况见《育林沟不同措施径流场1988-1990年情况说明》。

1991-200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91-2000年韭园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韭园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无定河一级支流。雨量站在观测全年降水的基础上,重点观测汛期(6-9月)降水情况。韭园沟流域布设沟口、马连沟、赵家坬、吴家畔、魏家焉、黑家坬、王家坬、王茂庄和蔡家沟9个雨量站。使用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流域站网布设图、逐日降水量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韭园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等详见《韭园沟流域1991-2000年情况说明》。

2010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4550m处冰温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2010年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4550m处冰温的观测数据,温度探头采用热敏电阻制作,共15个探头,从0.5m深度到25m深度,温度探头经过严格的温度标定,得到探头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维度转换误差不大于0.01℃。采集时间:2010年7-11日-12月31日,频率为30min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雪冰化学离子分析数据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从南极中山站至Dome A雪冰中的可溶性离子分析数据。雪冰的可溶性离子是反映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可靠指标。弄清离子的来源、传输、沉积以及冰内的次生变化机制,可以恢复过去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冰川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冰川分布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可溶杂质在大气中成分的不同,冰芯主要离子浓度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差异。

海河流域多尺度地表通量与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怀来站-蒸渗仪(2013年)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蒸渗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河北省怀来县东花园镇,下垫面为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15.7880E, 40.3491N,海拔480m。

蒸渗仪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称重质量(I.L_1_WAG_L_000(Kg)、I.L_2_WAG_L_000(Kg)),渗漏质量(I.L_1_WAG_D_000(Kg)、I.L_2_WAG_D_000(Kg)),土壤热通量(Gs_1_10cm、Gs_2_10cm)(W/m2),多层土壤水分(Ms_1_2cm、Ms_1_10cm、Ms_1_20cm、Ms_1_40cm、Ms_2_2cm、Ms_2_10cm、Ms_2_20cm、Ms_2_40cm)(%),多层土壤温度(Ts_1_5cm 、Ts_1_30cm、Ts_1_50cm、Ts_1_100cm、Ts_1_140cm、Ts_2_5cm 、Ts_2_30cm、Ts_2_50cm、Ts_2_100cm、Ts_2_140cm)(℃),土壤水势(TS_1_30(hPa)、TS_1_140(hPa)、TS_2_30(hPa)、TS_2_140(hPa));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观测试验或站点介绍请参考杨光超等(2015),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