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7号点-平川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年)
2.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3日至11月24日,2013年9月6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4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
3.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2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胡杨林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4.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22日至2013年12月31日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张掖湿地站气象要素观测数据。
5.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大满超级站下层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6.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裸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7.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大满超级站上层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
8.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2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混合林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胡杨与柽柳。
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神沙窝沙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沙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9330E, 38.78917N,海拔1594.00m。
9.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12月29日至2013年11月19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阿柔超级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下垫面是高寒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643E, 38.0473N,海拔3033m。
10.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26日至2013年11月2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张掖湿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4640E, 38.97514N,海拔1460.00m。
11.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6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四道桥超级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柽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74E, 42.0012N,海拔873 m。
12.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8月12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大沙龙站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下垫面是沼泽草甸。观测点的经纬度是98.9406E, 38.8399N,海拔3739 m。
13.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5月25日至9月15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大满超级站上层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是玉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223E, 38.85551N,海拔1556.06m。
14.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14日至2013年12月1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农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甜瓜。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38E, 42.0048N,海拔875m。
15.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6日至9月15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花寨子站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1860E,38.76519N,海拔1731.00m。
16.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25日至9月26日的通量观测矩阵中湿地站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4640E, 38.97514N,海拔1460.00m。
16.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裸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裸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26E, 41.9993N,海拔878m。
18.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巴吉滩戈壁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戈壁。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0420E, 38.91496N,海拔1562.00m。
19.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1860E, 38.76519N,海拔1731.00m。
20.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7月6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四道桥超级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柽柳。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374E, 42.0012N,海拔873 m。
21.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下游胡杨林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四道桥,下垫面是胡杨林。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1.1236E, 41.9928N,海拔876m。
22.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26日至2013年11月2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张掖湿地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44640E, 38.97514N,海拔1460.00m。
23.该数据集包含了2013年8月12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上游大沙龙站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下垫面是沼泽草甸。观测点的经纬度是98.9406E, 38.8399N,海拔3739 m。
24.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2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花寨子荒漠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荒漠。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9月18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巴吉滩戈壁站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垫面是戈壁。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0420E, 38.91496N,海拔1562.00m。
天山一号冰川属双支冰斗山谷冰川、长2.2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1.828平方公里、最大厚度140米、最高点海拔4476米、年均运动速度约5米、冰舌末端海拔3734米、雪线平均高度为4055米、朝向东北、主流呈“S”型。水文点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2003-2004年的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数据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铁路分布图,包括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铁路编码)。
数据为疏勒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本数据为1990年新疆阿克苏土地利用类型图,比例尺为1:10万,数据库类型为栅格数据,本数据主要目的是研究新疆典型区绿洲变化过程。
土地利用类型图分类代码: (1)林地 (2)水体 (3)农用地 (4)灌丛 (5)草地 (6)裸地 (7)建设用地 (8)常年冰雪 原始数据为LANDSAT TM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解译LANDSAT TM影像。
本数据集包括我国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2004年1月17日-2005年12月31日一氧化碳在线观测日统计数据,可代表同期我国京津冀地区的一氧化碳本底状况,数据集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统计变量包括一氧化碳日平均值、中值、标准差、样本个数、日最大值、日最小值等。
本次冰湖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es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湖编目采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映的尼泊尔地区2000年的冰湖现状。
2、冰湖编目覆盖:尼泊尔地区
3、冰湖编目内容包括:冰湖编码、冰湖类型、冰湖面积、冰湖距冰川的距离、与冰湖相关的冰川等属性
4、数据投影信息:
Grid Zone IIA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3°09"28.17"N
Standard parallel 2:28°49"8.18"N
Minimum X Value:1920240
Maximum X Value:2651760
Minimum Y Value:914398
Maximum Y Value:1188720
Grid Zone IIB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1°30"00"N
Standard parallel 2:30°00"00"N
Minimum X Value:1823188
Maximum X Value:2000644
Minimum Y Value:1306643
Maximum Y Value:1433476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本数据是在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绘制的河西、额济纳1:5万、1:10万底图基础上,经补充调查编制而成。编图中参考了:(1)甘肃省张掖地区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土地类型图(陈隆亨编,1:25万);(2)北大河流域土壤图(李福兴、杨组成编,1:10万);(3)内蒙古额济纳旗三角洲土地类型图(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额济纳旗三角洲考察队编,1:25万)。制图采用基本图幅资料,野外路线考察为主,航片、卫片判读结合的方法。本图由李福兴、仇保铭编绘,张子玉参加工作;制图为彭期龙、王熙章、郭迎胜。承蒙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和李锦同志提供分类和制图规范。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结合实地情况,黑河流域土壤划分为8个土纲、12个亚纲、23个土类、60个亚类。其目的在于反映本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组合及其分布规律,并体现土壤的区域特征,全面展示土壤资源的概括,为估算和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资源流域的合理再分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土壤数据类型属性参见附件。
滑坡变形监测数据是反映滑坡发生、发展、演化过程的最显著的参量,是滑坡监测预警必要的基础数据。该数据集记录了三峡库区秭归兴山两县滑坡2004年变形监测数据;主要包括白水河滑坡(秭归县沙镇溪镇周家坪村),砚包滑坡(秭归县屈原镇龙马溪村),卡子湾滑坡(秭归县归州镇彭家坡村E:110°41"50",N:31°00"48")的滑坡形变地质调查情况简报。
本数据集为中国陆域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时间范围覆盖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HDF格式的栅格数据。地理空间范围为72°-142°E,16°-56°N,采用等经纬度投影,空间分辨率0.01°。数据集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MOD09GA,积雪产品MOD10A1/MYD10A1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SRTM数据,在ART模型基础上发展了积雪反照率反演模型,并利用GEE和本地端交互生产而来。数据要素包含黑空反照率,白空反照率,太阳天顶角,反演标识,云标识等。
本数据集为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40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8′,E 080°07′;海拔高度:400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原安装T200B总雨量计,但不久遭雷击,传感器损坏,并无观测数据。此外,受监测条件影响,个别时间存在数据缺失。
本数据集包含了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图;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图集说明,收集的数据集时间为2012年,主要研究绿洲化、荒漠化人地系统的调控。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图将我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三大功能区,即: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类型区、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区、荒漠系统生态保护区,并进一步细分为18个区及60个亚区。该图集包括区划图及区划图说明文档各一份。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5-6月气温重建序列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760-2000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气温。
本数据集为2012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40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8′,E 080°07′;海拔高度:4000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原安装T200B总雨量计,但不久遭雷击,传感器损坏,并无观测数据。此外,受监测条件影响,个别时间存在数据缺失。
该数据集三峡站观测年报(2008年)内容包括白水河滑坡、八字门滑坡、树坪滑坡、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专业监测情况,人员队伍、仪器设备、专业监测等任务的完成情况、监测滑坡变形情况以及发生变形的重点滑坡等信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本数据集基于国内外立体成像卫星数据成果进行优化、局部修正与纠偏,采取粗差修正、空值填充和水域数值异常剔除等处理方法,经过图像拼接、投影转化、裁剪等步骤,生成了优化的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像时间为2019年
本数据集为2009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