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柴达木河流域分布图,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包括柴达木河流域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字段: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WRRNM(流域名称)、WRRCD(流域编码)。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199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本数据集为2010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600米处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要素有气温、湿度、风速和净辐射。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和净辐射量,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补充等高线数据集,补充中间等高线,间隔为500米。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ELEVATION (等高线间距) 数据类型:Long Integer(10)
字段2: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
本数据集为Gansu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Gansu_County_point(区县居民点)、Gansu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Gansu_Village_point(乡村居民点)、Gansu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Gansu_City_boundary(城镇界)、Gansu_County_boundary(区县界)、Gansu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Gansu_channel(渠道)、Gansu_Rivers(河流)、Gansu_double_river(面状河流)、Gansu_double_river_line(双线河流)、Gansu_reservoir_line(线形水库)、Gansu_reservoir_poly(面状水库)、Gansu_Road(道路)、Gansu_greenbelt(绿地)、Gansu_landforms(地貌)
甘肃省核心辖区1:10万基础数据根据2012年乡镇区划图、专题图及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其中地貌数据是1:400万地貌形态数据。 Image文件夹:包括甘肃省30米影像及30米DEM
时间范围:基础数据2012年,地貌数据2005年
Gan_Rivers河流数据,有很多支流是没有名称的。 Gansu_Road 道路数据,很多道路是没有名称的,一些高速、国道及其他道路的转盘等,还有些乡镇道路。
1、Gansu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城市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2、Gansu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县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3、Gansu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4、Gansu_Village_point (乡村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乡村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5、Gansu_Rivers(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Tributary 支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4:Tri_C 支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Shape_leng 河流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4)
6、Gansu_double_river(面状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Area 河流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8,4) 字段3: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7、Gansu_double_river_line(双线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8、Gansu_reservoir_line(线形水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水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9、Gansu_reservoir_poly(面状水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水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Area 数据类型:double(18,4)
10、Gansu_channel(渠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渠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Code 数据类型:Text(3)
11、Gansu_Rode(道路)属性字段
字段1:NAME道路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Level道路等级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Shape_leng道路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6) 字段4:Code道路编码 数据类型: Text(30)
12、Gansu_ County_boundary(县区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县区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县区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3、Gansu_City_boundary(城市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城市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城市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4、Gansu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省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省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5、Gansu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乡镇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乡镇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Province 省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4:Pro_Code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5:City 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6:City_Code城市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7:County 市县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8:County_Cod 市县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9: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10:Perimeter 数据类型:Double(8,3)
16、Gansu_landforms(地貌)属性字段
字段1:CNAME 形态地貌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EOMOR_ID 形态地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PERIMETER 周长 数据类型: Double (11,3) 字段4:AREA 面积 数据类型: Double (11,3)
17、Gansu_greenbelt(绿地)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绿地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KIND 绿地编码 数据类型:Text(4) 字段3:PERIMETER 周长 数据类型: Double (18,4) 字段4:AREA 面积 数据类型: Double (18,4)
基于MODIS MCD15A2.005数据集,将覆盖祁连山地区的分幅影像,利用MRT工具及Python语言代码,进行批量拼接、投影转换、裁剪等处理,生成2002-2014年祁连山地区MODIS MCD15A2 LAI数据。本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8天。
本数据集包括我国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5年7月23-12月31日二氧化硫在线观测日统计数据,可代表同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二氧化硫本底状况,数据集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统计变量包括二氧化硫日平均值、中值、标准差、样本个数、日最大值、日最小值等。
本数据集为架设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总控水文点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2003-200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流量等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
数据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居民点分布数据,包括疏勒河流域内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的市、县、乡镇、村等级分布,数据主要有两个属性字段:Code(居民点编码)、Name(居民点名称)。
本数据集是1985年12月至1989年2月,"八五"南极重点地区生态系统研究项目实施期间,第2,3,4,5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长城湾的采样站位图。生态调查是为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乃至生物圈内动植物现况(或包括其他微生物族群)与分布的一种科学方法。基本的生态调查,有助于建立环境与生物基础资料,并了解生物现象与动态变化等诸多的环境因子。
滑坡变形监测数据是反映滑坡发生、发展、演化过程的最显著的参量,是滑坡监测预警必要的基础数据。该数据集记录了三峡库区秭归县滑坡2003年变形监测数据;主要包括后坝滑坡(兴山县古夫镇丰邑坪村),桃树坪滑坡(秭归县归州镇归州河彭家坡河段右岸与左岸卡子湾(堰坪)滑坡隔河相对),白水河滑坡(沙镇溪镇长江南岸)四处滑坡的变形情况、变形原因和稳定性评价调查报告。
本数据包括黑河中游灌区主要的用水状况(农业 生活用水)和供给分配以及变化,研究黑河中游灌区灌溉情况与人为作用对水循环的影响。数据文件名称:黑河中游灌区的供用水情况调查.xls,度量单位:水位埋深:m;机井眼数:眼;灌溉轮次:次/年。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西部近620年降水重建序列数据,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中西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390年-2008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日期、年降水量,数据类型:浮点型,量纲(度量单位):月降水量:(mm)。
大西沟气象站成立于1958年6月、位于乌鲁木齐县大西沟天格尔峰山腰(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旁)、3543.8米、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主要从事云雾物理实验与气候监测。1975年交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管理。2007年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更名为大西沟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该数据集主要是2002、2003、2004、2005四年内的大西沟气象站风速风向数据。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es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采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映的尼泊尔地区2000年的冰川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尼泊尔地区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4、数据投影信息:
Grid Zone IIA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3°09"28.17"N
Standard parallel 2:28°49"8.18"N
Minimum X Value:1920240
Maximum X Value:2651760
Minimum Y Value:914398
Maximum Y Value:1188720
Grid Zone IIB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1°30"00"N
Standard parallel 2:30°00"00"N
Minimum X Value:1823188
Maximum X Value:2000644
Minimum Y Value:1306643
Maximum Y Value:1433476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文档及报告
2012年7月7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PLMR样方进行了机载飞行地面同步观测。本地面同步数据集可为发展和验证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提供基本地面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土壤水分观测和植被观测两部分,前者保存数据格式为矢量文件,空间位置即为各采样点位置(WGS84+UTM 47N),土壤水分等测量信息记录在属性文件中;植被采样信息记录在EXCEL表格中。
2012年7月10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PLMR样方进行了机载飞行地面同步观测。本地面同步数据集可为发展和验证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提供基本地面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土壤水分观测和植被观测两部分,前者保存数据格式为矢量文件,空间位置即为各采样点位置(WGS84+UTM 47N),土壤水分等测量信息记录在属性文件中。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山区降水重建序列数据,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775年-2006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年降水量;/p>
量纲(度量单位):月降水量mm。
南极长城站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按照中国气象观测规范,从建站开始每日六次观测地面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本数据可作为南极研究的气象本底数据。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磁通门磁力计是用来记录地磁三分量的相当变化,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2001/200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磁通门磁力计数据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1年磁通门磁力计数据。
该数据集包括明朝、清朝和民国三个时期的古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共包括15个矢量数据、15个图及1个绿洲面积统计表 (1)明前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2)明后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3)清初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4)清末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5)民国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矢量数据 (6)明前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图 (7)明后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图 (8)清初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图 (9)清末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图 (10)民国居民点、渠道及绿洲分布图
数据集旨在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数据的空间范围为黑河流域,投影方式为横轴墨卡托投影系统,可用ArcGIS等GIS软件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