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青海湖流域行政边界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为青海湖流域行政边界矢量图,分别为乌兰县、共和县、刚察县、天峻县、德令哈市、海晏县、湟源县、祁连县、贵德县,比例尺1:25万,数据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主要为青海湖流域县界名称及行政编码。

长江三峡库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年度报告(2009年)

该数据集介绍三峡站观测年报(2009年)内容包括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业监测情况,人员队伍、仪器设备、专业监测等任务的完成情况、监测滑坡变形情况以及发生变形的重点滑坡等信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全球1:100万海港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海港数据集,包括全球沿海海港的空间分布及其名称及所属国家等属性。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海港名称) 数据类型:Text(35)

字段2:CNTRY_NAME (海港所在国家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3:CNTRY_CODE (国家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青海湖流域道路分布数据集

本数据为2000年青海湖流域道路分布数据集,地点包括青海境内的 天峻县、刚察县、共和县、海晏县四县的国道、乡村道路、县乡道路、大车路、小路、省道等指标,主要包括青海湖流域内主要道路的空间分布及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道路编码)、Name(道路分级)。

1964-1979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64-1979年韭园沟流域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通过径流站测流断面水位观测,泥沙取样,计算产流时的径流、泥沙量。数据集包括韭园沟流域沟口径流站的实测流量成果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输沙率表。

2000-2007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的变化数据

自2000年以来,沿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齐文阔尔河建立地下水监测断面9个,每个断面间距约20 km,由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分别是阿克墩(A)、亚合甫马汗(B)、英苏(C)、阿布达勒(D)、喀尔达依(E)、吐格买莱(F)以及阿拉干(G)、依干不及麻(H)和考干(1)等9个断面。其中,后3个断面的间距为45 km。

1990年陕西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199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1995年南极长城湾底栖硅藻数量测定数据

本资料记录了1995年1月南极长城湾潮间带诋栖硅藻细胞数量。中国南极第十一次队南大洋科学考察以执行"八五‘‘南极考察科学研究计划中的"南大洋磷虾资源考察与开发利用预研究"项目为主,结合进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变及现代环境背景的研究"项目中的沉积取样工作。开展普里兹湾及其临近海域的综合性海洋调查。并充分利用条件,开展航渡途中的海洋观测。十一次队是"雪龙"号考察首赴南极地区进行考察。资料由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负责整理、入库并发布。

1985-2014年南极长城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南极长城站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按照中国气象观测规范,从建站开始每日六次观测地面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本数据可作为南极研究的气象本底数据。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西北干旱区塔里木盆地1:10万土地盐碱化土地数据集(1985、1998、2006、2010年)

此数据集包括塔里木盆地1985,1998,2006,2010年的盐碱化土地,数据有: (1)tlmgd-1985 (2)tlmgd-1998 (3)tlmgd-2006 (4)tlmgd-2010。

2008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中脊气象站气象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中脊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m/s)、降水(mm)。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HOME框架下新安江模型观测与模拟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新安江模型运行所需的黑河流域野牛沟气象站气象数据(降水和水面蒸发)、径流数据及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参数优化后的预测数据。

主要数据内容为:

1)气象数据:1990-1996年共7年的逐日的气象数据(降水和水面蒸发)

2)径流数据

3)预测数据: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参数优化后的预测数据

俄罗斯1:250万冻土类型数据集

1、该数据包括两个矢量图层:(1)冻土分布层(permofrost)(2)冻土温度层(permafrost_temperature)(3)冻土厚度图(thickness)(4)冻土形成条件(conditions)(5)纠正图像(Image)

2.冻土层分布图包括以下几个字段:AREA,PERIMETER,FROZEN_,FROZEN_ID:POLY_,POLY_,RINGS_OK,RINGS_NOK,A,冻土层:FROZEN_SOI,温度。冻土层和FROZEN_SOI是冻土类型的中英文表示。

3、冻土层属性:

Frozen-Soil 冻土层 温度水域

Continuous Predominantly unfrozen 连续大片非冻土 1-5

Continuous permafrost 连续多年冻土 -3- -5

Continuous unfrozen ground 连续非冻土 4-6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不连续多年冻土 0.5- -2

Predominantly continuous permafrost 大片连续多年冻土 -1- -3

Predominantly unfrozen ground 大片非冻土 1-3

4、投影信息:

PROJCS["Asia_North_Equidistant_Conic",

GEOGCS["GCS_North_American_1927",

DATUM["North_American_Datum_1927", SPHEROID["Clarke_1866",6378206.4,294.9786982]],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Equidistant_Conic"],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00.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15.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2",58.3],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60.0],

UNIT["Meter",1.0]]

2009/2011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数据

极光光谱仪通过测量同一条子午线上的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可以研究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等科学问题。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测量沿同一子午线上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为子午工程项目提供极光观测数据,开展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研究。中山站极光光谱仪2010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始试运行。

1976-1982年哈萨克斯坦气象数据集

包含了1976-1982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年气象数据资料,主要有气温、降水、日照、风速风向等专题图。数据资料来源于前苏联大地测量与制图部门和前哈萨克苏维埃科学院地理学院共同测量绘制编著的1982年出版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条件与资源》,书中数据获取时间1976-1982年,经由专业翻译人员与专业地学人员共同翻译。

2012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大本营10米气象塔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2年喀尔冰川大本营气象塔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3007 m;观测要素:2m、4m和10m的风速风向和温度相对湿度,高度为3.5m的净全辐射(包括入射及反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高度1.5m的气压,深度分别为0m、0.2m和0.4m的土壤热通量、深度分别为0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地温和深度分别为0.05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土壤含水量,各要素均为日平均值(辐射为日总量),量纲及单位标注于数据列中。

大沁他拉1:10万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4年)

一、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大沁他拉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4)》,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主编:朱震达、邱醒民

编辑 :王一谋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吴薇、王建华、王周龙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统一书号:12461.26

比例尺:1:100000

二、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以下图层:

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4):desertification1974.dbf、desertification1974.shp、desertification1974.shx、desertification1974.prj

双线河:River_double.dbf、River_double.shp、River_double.shx、River_double.prj

单线河:River_single.dbf、River_single.shp、River_single.shx、River_single.prj

道路:Road.dbf、Road.shp、Road.shx、Road.prj

湖泊:Lake.dbf、Lake.shp、Lake.shx、Lake.prj

街道:Stree.dbf、Stree.shp、Stree.shx、Stree.prj

铁路:Railway.dbf、Railway.shp、Railway.shx、Railway.prj

林带:Tree_networks.dbf、Tree_networks.shp、Tree_networks.shx、Tree_networks.prj

居民地:residential.dbf、residential.shp、residential.shx、residential.prj

图廓:map_margin.dbf、map_margin.shp、map_margin.shx、map_margin.prj

1、沙漠化发展程度图属性字段及编码属性:(1)沙化程度(Type):半流动沙地(Semi-shifting Sandy Land),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 ,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2)沙地形态类(Shapes):新月形沙丘(Barchan Dunes),平沙地(Flat Sandy Land),缓起伏沙地(Undulating Sandy Land),灌丛沙堆(Vegetated Dunes)

(3)草地(Grassland):草地(Grassland)

(4)林地(Woodland):灌木林(Woodland)

(5)林地疏密度(W_density):疏林地(Sparse Woodlot)

(6)耕地(Farmland):旱作农田及弃耕地(Dryfarming and Abandoned Farmland),灌溉农田(Irrigated Fields)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600米处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600米处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m/s)、净辐射(w/m2·s)。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和净辐射量,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2001-2011年青海瓦里关甲烷瓶采样月均值

本数据集包括了2001—2011年我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甲烷瓶采样月均值观测数据,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始建于1994年,位于青藏高原,东经100°54’E,北纬36°17’N,海拔3810米,是全球最高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设在大陆腹地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它的建立填补了全球大气监测网(GAW)在欧亚大陆内的空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本数据集基于国内外立体成像卫星数据成果进行优化、局部修正与纠偏,采取粗差修正、空值填充和水域数值异常剔除等处理方法,经过图像拼接、投影转化、裁剪等步骤,生成了优化的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像时间为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