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蒙古共和国冻土及冻土分区图

该数据描述了:蒙古共和国地区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分布及一般属性

1、数据包括两个图层:其中冻土分区图1:12,000,000,冻土分区包括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insular and sparsely insular permafrost, sporadic permafrost, and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2)冻土类型图1:4,500,000,根据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冻土深度、冻融深度、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结深度划分为14个类型。

2、该数据数字化自The map of Geocryology and Geocryological Zonation of Mongolia was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Atlas of Mongolia (Sodnom and Yanshin, 1990)

3、数据包括以下图层:

cryo_landslide.shp(point locations of cryogenic landslides)、cryo_planation.shp(point locations of cryogenic planation)、dig_country_bnd.shp(digitized country boundary polygon from the 1:4,500,000 map)、dig_lakes.shp(digitized lake polygons from the 1:4,500,000 map)、treams.shp (digitized stream vectors from the 1:4,500,000 map)、geocryo_regions.shp (digitized geocryological region polygons from the 1:12,000,000 map. See the attribute description below)、geocryology.shp(digitized polygons of areas with detailed geocryological information from the 1:4,500,000 map. See the attribute description below)、icings.shp(point locations of icings)、

per_frost_mound.shp(point locations of perennial frost mounds)、solifluction.shp(point locations of solifluction)、thermokarst.shp(point locations of thermokarst)。

4、投影信息:PROJCS["albers_ea_conic_mongolia",

GEOGCS["GCS_WGS_1984",

DATUM["WGS_1984",

SPHEROID["WGS_1984",6378137.0,298.257223563]],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Albers_Conic_Equal_Area"],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03.83333],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43.341667],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2",50.383333],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46.866667],

UNIT["Meter",1.0]]

全球1:100万机场跑道数据集(2013年)

本数据集为数据集为全球100万机场跑道数据集,包括全球机场跑道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CNTRY_NAME (州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3:CNTRY_CODE(州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字段4: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0)

字段5:Shape_Area(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0,0)

黑河流域气象观测站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21个气象常规观测站点的信息,其中梧桐沟和吉诃德两个站点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撤销,其他站点均从建站起运行至今。

站名 经度 纬度

1、马鬃山 97.1097 41.5104

2、玉门镇 97.5530 39.8364

3、梧桐沟 98.3248 40.4697

4、酒泉 98.4975 39.7036

5、金塔 98.9058 39.9988

6、鼎新 99.5117 40.3080

7、高台 99.7907 39.3623

8、临泽 100.165 39.1385

9、肃南 99.6178 38.8399

10、野牛沟 99.5830 38.4167

11、托勒 98.0147 39.0327

12、额济纳旗 101.088 41.9351

13、拐子湖 102.283 41.3662

14、张掖 100.460 38.9124

15、山丹 101.083 38.7746

16、民乐 100.826 38.4376

17、阿拉善右旗 101.429 39.1407

18、永昌 101.578 38.1771

19、祁连 100.238 38.1929

20、刚察 100.111 37.2478

21、门源 101.379 37.2513

22、吉珂德 99.7063 41.9183

23、嘉峪关 98.2241 39.7975

张掖灌溉渠系数据集

数据概况:张掖的渠道分为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其中农渠一般没有衬砌,毛渠为田间工程,所以主要采集了干、支、斗三级渠道和小部分的农渠。灌溉渠系数据包括总干渠(涉及多个灌区)2条,总干渠(单个灌区内)和干渠157条、支渠782条、斗渠5315条,总长度8, 745.0km。

数据采集过程:灌溉渠系数据采集采用遥感判读和GPS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GPS直接采集渠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GPS采集渠道工作量太大,我们只在部分灌区验证测量。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首先收集各水管所手工绘制的灌区示意图,这些示意图大部分没有定位,只有大满、上三等个别灌区基于地形图进行了定位,高台县部分灌区利用GPS对部分渠道进行了定位。参考灌区示意图,基于Quikbird、ASTER、TM遥感影像和1:5万的地形图进行渠道空间定位。对于干渠和支渠,由于在遥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地形图上一般也有标示,所以可以较为准确的定位。对于斗渠,有高分辨率影像的区域,可以较为准确的定位,其它区域则只能根据模糊的影像线性特征和灌区工作人员的提示信息进行粗略定位,定位精度较低。各水管所同时提供了渠道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一一对应。渠道分布图初稿完成后,先后两次提交给各水管所熟悉渠道分布的人员进行校正,第一次主要是剔重补漏,第二次主要校正位置和完善属性数据。

数据内容说明:属性表的字段包括编码、区县名、灌区名、渠道全程、渠道名、渠道类型、位置、总长度、已衬砌、设计流量、设计农田、设计林草、实灌农田、实灌林草、水权面积、备注。编码示例:G06G02Z15D01,其中前第1个字母代表县区名,第2和3个数字代表某县(区)编号,第4-6个字符代表干渠代码,第7-9个字符代表支渠代码,第10-12个字符代表斗渠代码。

2001/200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磁通门磁力计数据

磁通门磁力计是用来记录地磁三分量的相当变化,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2001/200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磁通门磁力计数据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1年磁通门磁力计数据。

新疆石河子市环境质量报告书(1991-2012年)

1.数据内容:该数据包括石河子市1991-2010年20年间的环境概况、污染源排放、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一些环境专题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了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结论、主要环境问题和对策与建议,为干旱区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960-1979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裴家峁沟流域降水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60-1979年裴家峁沟流域雨量站降水观测数据。裴家峁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属于无定河一级支流。流域内布设了裴家峁、庙 岔、黑家坬、均白家沟、高家坬、高家崖和杨家坬7个雨量站。使用口径为20cm的SM1型普通雨量器和DSJ2型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进行平行观测,自记雨量计故障时用普通雨量计代替。数据包括逐日降水量数据、降水量摘录数据、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按分钟摘录)。雨量站情况见裴家峁沟流域雨量站基本情况表。

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集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为了便于用户统计和制图方面的需要,我们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公布的1:100万全国行政区划数据集制备了黑河流域行政区划数据。该数据反映了黑河流域2008年前后的行政区划现状,包括省级、地区级和县级三级行政区划信息,其主要属性(如面积、行政区划代码、所属省(自治区)、市(地区、自治洲))来源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行政区划》。

疏勒河流域行政边界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行政边界矢量图,境内包括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比例尺1:250000,数据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县界名称)、Code(行政编码)。

199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2014/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植被和动物粪便样品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浓度数据

2015年1月,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植被和动物粪便样品,通过严格质量控制,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浓度。多环芳烃主要来自陆地、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多环芳烃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有机物,在工业上的广泛使用,已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

天山北麓诸河流域行政边界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为天山北麓诸河流域行政边界矢量图,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县界名称)、Code(行政编码)。

2003年中国北极第2次考察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海鸟25-CTD测量数据

2003年7月12日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从大连出发,2003年7月24日开始在北极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波佛特海进行大洋考察,获取209个站位的海洋水文、海冰、大气、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北极第2次考察2003年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海鸟25-CTD测量数据。

2011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4′,E 080°07′;海拔高度:3433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2m风向。由于传感器故障,2011.7.1-2011.12.31风向、温度、湿度数据有缺失。

银川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银川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沙漠化类型图(desert)、银川土地利用图(landuse)、铁路(railway)、面状居民地(resident_poly)、点状居民地(resindential)、河流(River)、公路(Road)、面状水域(Water_poly)

3、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土地资源类(land_type) 沙漠形态类(shape)

11 水田 Paddy

111 水稻田 Paddy field

12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131 平旱地 Plain non-irrigated field

132 沟旱地 Valley non-irrigate field

133 坡旱地 Slope non-irrigated field

134 台旱地 Terrace non-irrigat field

14 菜地 Vegetable plot

15 弃耕地 Abandoned farmland

21 果园 Orchard

31 有林地 Woodland.........

2014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大本营10米气象塔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4年喀尔冰川大本营气象塔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3007 m;观测要素:2m、4m和10m的风速风向和温度相对湿度,高度为3.5m的净全辐射(包括入射及反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高度1.5m的气压,深度分别为0m、0.2m和0.4m的土壤热通量、深度分别为0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地温和深度分别为0.05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土壤含水量,各要素均为日平均值(辐射为日总量),量纲及单位标注于数据列中。

2000年甘肃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200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TM影像索引图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塔里木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塔里木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综合制备,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水库名称),反应了塔里木河流域2000年左右水库分布现状。

南极长城站冰芯测量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冰芯测量数据。冰芯是钻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冰芯形成由于气温低,积雪不融化,每年的积雪形成一层层沉积物,年复一年,从底部往上逐渐形成一层层的冰层,越向上年代越新。冬季气温低,雪粒细而紧密;夏季气温高,雪粒粗而疏松;因而,冬夏季积雪形成的冰层之间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差异,宛如树木的年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