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为2007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1994年潮间带生物量测定数据。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700米处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要素有气温、湿度、风速和水汽压。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一、概述
本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基于Landsat MSS, 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区域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二、数据处理说明
数据集基于Landsat MSS、TM与ETM遥感数据为底图,数据集投影设置为Alberts等积投影,将比例尺放在1:24000下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数据集存储形式为ESRI coverage格式。
三、数据内容说明
本数据集采用分层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共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四、数据使用说明
主要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气候变化、水文、生态研究工作中。
数据为疏勒河流域道路分布数据集,包括疏勒河流域内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中的国道、乡村道、大车道、县乡道、小路、省道主要的空间分布及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道路编码)、Name(道路分级).
研究采用2007年前后的Landsat TM/ETM+、Terra ASTER等光学遥感数据,经过平面矫正与正射校正后,通过自动提取,专家干预修订的方法提取了中国西部2007年的冰川分析信息,并通过野外冰川考察队该数据进行了验证。本数据集为中国昆仑山及咖喇昆仑山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V1.0)(2007年),包含以下属性:冰川名称、一级流域编目、二级流域编码、三级流域编码、GLIMS名称、冰川坐标、冰川高程、最高海拔、最低海拔、冰川面积、冰川周长、冰川高度带分布、冰川不确定性信息等。
本套数据主要包括黑河流域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6个地级市12个县的人口统计数据,数据涉及的时间段为:2000-2009年。
数据来源当地统计年鉴,主要包括:
肃州区统计局.肃州统计年鉴.2004-2009年;
玉门市统计局.玉门市统计年鉴.2000-2008年;
金塔县统计局.金塔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高台县统计局.高台县统计年鉴.2000-2007年;
山丹县统计局.山丹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肃南裕固族统计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民乐县统计局.民乐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山丹县统计局.山丹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临泽县统计局.临泽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额济纳旗统计局.额济纳旗统计年鉴.1990-2005年;
祁连县统计局.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4-2009年;
张掖市部分数据来源于张掖市二OO五年乡镇级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
嘉峪关市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统计数据资料库,且仅有部分县级数据。
数据内容说明:数据主要有流域内12个县的3个人口指标,县区主要包括: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县、肃州区、玉门市
、嘉峪关市、祁连县、额济纳旗、人口指标为: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县级和乡镇级两级。
目前已经统计的数据有:
县级:
额济纳旗:
2006-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甘州区;
2009:一年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高台县:
2009:一年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肃南:
2000-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民乐县:
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临泽:
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玉门市:
2000-2005: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乡镇级:
额济纳旗:
2000-2005: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甘州区:
2000-2008: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
高台县:
2000-2004、2006、2007: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
山丹县:
2000-2007: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
民乐:2000-2008: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金塔县:
2004-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p>玉门市:
2006-2008: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肃州区
2004-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祁连县:
2004-2009:一年的年末常住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县级 乡镇级 县级 乡镇级 县级 乡镇级
额济纳旗 2006-2009 2000-2005 2006-2009 2000-2005 2006-2009 2000-2005
甘州区 2000-2009 2009 2000-2008 2009 2000-2008
高台县 2000-2004、
2006、2007、2009 2009 2000-2004、
2006、2007 2009 2000-2004、
2006、2007
山丹县 2000-2007、2009 2000-2007 2000-2007
肃南县 2000-2009 2000-2009 2000-2009
民乐县 2009 2000-2008 2009 2000-2008 2009 2000-2008
临泽县 2009 2009 2009
金塔县 2004-2009 2004-2009 2004-2009
肃州区 2004-2009 2004-2009 2004-2009
祁连县 2004-2009 2004-2009 2004-2009
玉门市 2000-2005 2006-2008 2000-2005 2006-2008 2000-2005 2006-2008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天水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天水土地利用现状图(landuse)、河流(River)、道路(Road)、点状居民地、面状居民地
3、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土地资源类 Land_type
88 裸岩 Exposedrock
86 裸土 Bareground
85 沙滩和干沟 Sandy flat and dryvally
446 牛尾蒿、杂类草 G1.Artemisia Subdinguata mixed herbs
445 蕨、杂类草 G1.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mixedherbs 444 珠芽蓼、禾草 G1.Polygonumriciparum,grasses
443 黄蔷薇、绣线菊灌木杂类草 G1.Rosa hugonis,Spiraea canescens scrub mixed w
442 忍冬、胡颓子灌丛杂类草 G1.Lonicera japonica Elueagas pungens shurb mixed hrbs
441 虎榛子、灌木杂类草 G1.Ostryopsis daridiana scrub mixed herbs
从1998-1999年中国第15次科学考察队大洋考察队分先后两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的重点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调查。在我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998/99),成功地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进行了34个海洋学站位CTD观测。本数据集为CTD站位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5次考察普里兹湾1998-1999年测区CTD数据。
本数据集为内蒙古自治区1:10万基础数据,主要包括Neimeng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Neimeng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Neimeng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Neimeng_Village_point(乡村居民点)、 Neimeng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Neimeng_Prefecture_boundary(城镇界)、Neimeng_County_boundary(县界)、Neimeng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Neimeng_Rivers(河流) Neimeng_Rivers_Region(面状河流)、Neimeng_Road(道路)、Neimeng_Landuse (土地利用)、Neimeng_Soil_100k(土壤类型)、Neimeng_Vegetation_1m(植被), 根据2012年乡镇区划图、专题图及高分辨率影像提取。
Neimeng_Rivers河流数据,有很多支流是没有名称的。
Neimeng_Road 道路数据,很多道路是没有名称的,一些高速、国道及其他道路的转盘等,还有些乡镇道路。
Neimeng_Vegetation_1m植被数据中99及999属性是非植被数据和非植被类型据。
Neimeng_Soil土壤数据中有些是没有测剖面数据,剖面及其他都是空值。
比例尺为 基础数据1:10万、土地利用、土壤及植被数据1:100万
1、Neimeng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城市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2、Neimeng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县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3、Neimeng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4、Neimeng_Village_point (乡村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乡村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5、Neimeng_Rivers(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Shape_leng河流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 字段3:Code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6、Neimeng_Rivers_region(面状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Area 河流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9) 字段3: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7、Neimeng_Rode(道路)属性字段
字段1:NAME道路名称 数据类型:Text(48) 字段2:Rf道路等级 数据类型:Text(16) 字段3:Shape_leng道路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 字段4:Code道路编码 数据类型:Code(Text,30)
8、Neimeng_County_boundary (县区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县区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ode县区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50)
9、Neimeng_Prefecture_boundary(城镇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ode城市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10、Neimeng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省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ode 省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11、Neimeng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乡镇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Code乡镇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12、Neimeng_Landuse(土地利用)属性字段
字段1:土地类型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ode土地利用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13、Neimeng_Soil_100k(土壤)属性字段
字段1: Area(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4) 字段2:Perimeter(周长) 数据类型:Double(14) 字段5: SoilCode (三级编码) 数据类型:Double(13) 字段6: 剖面编码 数据类型:Long Integer(9) 字段9: 亚类名称 数据类型:Text(23) 字段10: Pro_Name(行政名称) 数据类型:Length(9) 字段11: 剖面厚度 数据类型:Double(10) 字段12: 石砾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13:粗砂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4:细砂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5:粉砂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6:粘粒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7:有机质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8:PH_H2O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19:PH_KCL 数据类型:Double(9) 字段20:全氮 数据类型:Double(10) 字段21:全磷 数据类型:Double(10) 字段22:全钾 数据类型:Double(10)
14、Neimeng_Vegetation(植被)属性字段
字段1: Area(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4) 字段2:Perimeter(周长) 数据类型:Double(14) 字段3: VEGETATION 数据类型:Double(11) 字段4: VEGETATI_1 数据类型:Double(11) 字段5: VEGE_ID(植被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6: 新编码 数据类型:Text(13) 字段7:植被群系和 数据类型:Text(131) 字段8: 植被型编号 数据类型:Text(13) 字段9:植被群系和 数据类型:Short Integer(2) 字段10:植被型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11: 植被型组编码 数据类型:Text(4) 字段12:植被型组 数据类型:Text(12) 字段13: 植被大类 数据类型:Text(10) 字段14:VEGETATI_2英文植被系数和名称 数据类型:Text(245) 字段15: VEGETATI_3英文植被类型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8) 字段16: VEGETATI_4英文植被组名称 数据类型:Text(211) 字段17: VEGETATI_5英文植被大类名称 数据类型:Text(23)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关键区水份循环特征变化及其影响作用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项目运行时间为2006.1-2008.12。
该项目汇交的数据为"JICA" 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数据集:
1.观测类别、时间段及站点数
1)JICA AWS资料:08年 01-07 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73 个自动站,包括中科院 5个自动站)
2)JICA GPS 水汽资料:08 年 01-10 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24 个观测
站)
3)JICA 加密观测 GPS 探空资料:08 年03-07月(西藏、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18 个
观测站,具体观测时间地点详见 JICA 加密观测探空资料目录)
1) GPS 水汽
(1)资料内容:序号、站名(中文)、站号、经度、纬度、海拔、年月日、时间、地面
气压、地面气温、相对湿度、总延迟(m)、可降水(cm)(1次/1 小时)。
2) GPS 加密探空
(1) 资料内容:气压 P、温度 T、相对湿度 RH、V 分量、U 分量、垂直高度 H、 露点温度 Td、水汽含量 Mr、风向 Wd、风速 Ws、经度Lon、纬度Lat、雷达高度RdH,
“-999.90” 表示无观测值。
3) AWS
(1)资料内容: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总云量、风向、风速、海
平面气压、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 1、过去天气 2、6 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24 小时变温、24 小时变压
项目科学顾问: 郑国光、许小峰、周秀骥、李泽椿、丑纪范、许健民、陈联寿、秦大河、丁一汇
项目总负责: 喻纪新
项目执行人: 张人禾、徐祥德
本数据集主持完成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JICA项目执行专家组、JICA项目实施办公室
本数据集协作完成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天津市气象局。
本数据集实施机构:
JICA项目北京总部;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JICA项目分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分中心。
本数据的提供单位是中科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提供,本数据集包括2001年青藏铁路沿线钻孔测温数据,包括昆仑山-不冻泉-斜水河,清水河-69道班-五道梁-可可西里,秀水-可可西里,风火山地区。详细记录测温原始数据,可由专业人员处理,处理成用户所需要的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东川站观测楼(N26°14′43.7″,E103°08′1.7″)2016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数据分三部分:
一、 环境要素数据(数据名称)
1.数据概述:气象资料和土壤状况。
2.数据内容: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等每小时变化。
3.时空范围:2011年6月27-28,海拔2700米。
二、 植物水分来源数据(数据名称)
1.数据概述: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优势植物水分来源。
2.数据内容:
● 土壤剖面含水量和土壤剖面土壤水δ18O、δD。
● 优势植物如青海云杉、金露梅、珠芽蓼及针茅木质部水的δ18O、δD。
● 不同水源对优势植物水分来源的贡献。
三、 黑河源区不同水体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δD)(数据名称)
1.数据概述: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水体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δD)数据。
2.数据内容:
● 植物组织水如植物叶片水、枝条水及根系水每小时的δ18O、δD。其中乔木青海云杉时间间隔为1小时;灌木金露梅、草本珠芽蓼和针茅时间间隔为2小时。
● 大气水汽每小时的δ18O、δD;
● 5cm和10cm土壤水每小时的δ18O、δD。
该数据集包含5个表: (1)表土样点记录表 (2)表土孢粉原始数据 (3)表土孢粉百分比含量数据 (4)表土孢粉质量浓度数据 (5)表土孢粉组合数据 包含了农田、荒地、荒漠、草甸、河谷地及林地五种样地类型,孢粉组合是将出现率低、含量较少的科属进行合并,并将花粉按乔木、灌木、草本及农作物进行分类组合。 “花粉质量浓度”量纲:粒/克; “花粉总数”量纲:粒
本数据集为我国 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气溶胶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月均值数据
南极长城站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按照中国气象观测规范,从建站开始每日六次观测地面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本数据可作为南极研究的气象本底数据。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本数据以2000年-2017年MODIS的地表温度MOD11A2数据为数据源,数据分辨率为1KM,8天合成,利用MRT工具,进行数据拼接、投影转换等影像处理,再利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边界,采用Python批量裁剪,生成2000-2017年中巴走廊MOD11A2数据产品。该数据可为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数据集为1985年到2003年12月在西南极长城站获取的连续地面气象观测月平均资料数据。该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62.2S、59.0W、10m)。按照中国气象观测规范、从建站开始每日六次观测日平均地面气压、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气象要素数据。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