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蒋家沟D3断面支沟土壤温度水分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D3断面支沟右岸下游(E103.1536783°,N26.2518016°,海拔1552.8m))温度水分数据,数据包括每30分钟降水(单位:毫米),设备电压(单位:伏特),以及断面10cm、20cm、30cm处的水分含量(单位:百分比)和温度(单位:摄氏度)。

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埋深监测及水质分析数据集(2009-2013年)

本数据为黑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埋深及水质观测与分析点数据,主要研究黑河下游地区水文循环过程及水质变化。数据文件: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埋深及水质分析数据(2009-2013).xls,包含4个表:(1)自动观测井水位埋深;(2)巡测井水位埋深;(3)水化学;(4)同位素。 包含了黑河下游地区2009-2013期间的地下水位埋深巡测与自动监测数据,以及河水-地下水水样的水化学与氢氧同位素实验室分析数据。数据度量单位:“高程”、“水位埋深”量纲:米;“温度”量纲:摄氏度;“pH”量纲:无;“EC”量纲:μs/cm;“电阻率”量纲:欧姆;“矿化度”、“离子含量”量纲:毫克/升;“同位素”量纲:‰。

2005年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本底站一氧化碳月均值

本数据集包括我国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5年7-12月一氧化碳在线观测月统计数据,可代表同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氧化碳本底状况,数据集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统计变量包括一氧化碳月平均值、中值、标准差、样本个数、月最大值、月最小值等。

2002/2004/2005/2016年中国南极中山站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

本数据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2/2004/2005/2016年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中山站地磁台坐落在东南极普照里兹湾东南沿岸的拉兹曼丘陵地区,地处南极圈内,在中国南极中山站主站区以西偏北约300m处。其东侧与莫愁湖相依,东北侧紧邻五岩岗,西侧200m外为纳拉峡海湾。中山站地磁台现有绝对观测室、记录室和探头室,为抗风雪,均采用架空式结构,以木材、铜材等弱磁性材料建设,1991年初在中山站现场组装而成。

2017年云南蒋家沟李家垭口日降雨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李家垭口(N26°17′6.5″,E103°10′19.2″)2017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黑河上游祁连山5-6月气温重建序列数据集(1760-2000年)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5-6月气温重建序列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760-2000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气温。

天山北麓诸河流域沙漠分布数据集(2000年)

数据为天山北麓诸河流域10万沙漠分布图,本数据以2000年TM影像为数据源,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1:10万比例尺成图要求,对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专题制图。数据属性表: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ashm_(序列码)、class(沙漠编码)、ashm_id(沙漠编码)其中沙漠编码如下:流动沙地 2341010、半流动沙地 2341020、半固定沙地 2341030、戈壁 2342000、盐碱地 2343000。

中国西部地区长期干湿指数序列(1500-2000)

数据包括近四百年西部地区五个主要特征气候分区(干旱区、高原主体、新疆北部、河套地区、高原东北)的10年分辨率的干湿指数序列和近五百年其中三个区域(高原东北、河套地区、新疆北部)的高分辨率(年分辨率)干湿指数序列。

伊洛瓦底江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集(2005年)

本数据集为2005年伊洛瓦底江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根据2005年多景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几何精纠正,按照10万精度数字化得来,包括空间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

Irrawaddy_glaicer属性字段: 字段1:GLIMS_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3,3) 字段3:Longitude 经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4:Latitude 纬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5:DataSource 影像类型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6:DS_Date 数据类型:Text(4)

天山北麓河流域HWSD土壤质地数据集

数据集为天山北麓河流域HWSD土壤质地数据集,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中国荒漠化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集(2009-2013)

该数据包含石羊河流域(酒泉、景泰、高台、靖远、民勤、山丹、武威、永昌、张掖)、新疆策勒地区、内蒙古西辽河上游地区奈曼旗社会经济表若干个。

1999-2000年中国南极第16次考察中山站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2000年的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它是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1994-1995年中国南极第11次考察中山站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1995年的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它是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4′,E 080°07′;海拔高度:3433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风速、2m风向。由于传感器故障,部分时段数据有缺失。

1956-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1956-198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花果山水库出口、十八亩台、杨家沟及董庄沟,四个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径流站的试验观测断面为巴歇尔量水堰、三角槽量水堰,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主要包括南小河沟流域逐日流量数据、逐日平均含沙量数据、逐日平均输沙率数据、洪水水文要素摘录数据、逐次洪水测验成果数据。

新疆石河子垦区典型土壤样地含盐量(2010年)

该数据是在2010年10-11月份根据2009年石河子土地利用图以及土壤分布图选取120个耕地样点进行室内实验分析所得。主要有:(1)石河子垦区典型地块的土壤盐分和电导率数据。(2)石河子垦区典型地块土壤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数据。 在三个典型样地各取40个土壤样本,总共取样120个。每个样本取三个土样混合,每个土样取0-10cm(耕层表层)和10-20cm(耕层根层)两层。包含了土壤表层和耕层的铵态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含盐量(%)\电导率(μs/cm)等数据.

2011年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是黑河流域中游1:10万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黑河流域2011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集是

黑河流域1:10万(2011年)土地覆被数据和以往土地覆被采用同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将全流域划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和农村居民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5个二级类;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

土地覆被分类属性:

一级类型 二级类型 属性编码 空间分布位置

耕地:平原旱地 123 主要分布在盆地、山前带、河流冲积、洪积或湖积平原(水源短缺灌溉条件较差)。

丘陵旱地 122 主要分布在丘陵区,一般状况下地块分布在丘陵的缓坡以及墚、卯之上。

山区旱地 121 主要分布在山区,海拔在4000米以下的山坡(缓坡、山腰、陡坡台地等)及山前带上。

林地:有林地(乔木) 21 主要分布在高山(海拔4000米以下)或中山坡地、谷地两坡、山顶、平原等。

灌木林地 22 主要分布在较高的山区(4500米以下),多数分布山坡和山谷及沙地。

疏林地 23 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平原及沙地、戈壁(壤质、沙砾质)边缘。

其他林地 24 主要分布在绿洲田埂,河边、路边及农村居民点周围。

草地:高覆被草地 31 一般分布在山区(缓坡)、丘陵(陡坡)及河间滩地、戈壁、沙地丘间等。

中覆被草地 32 主要分布在较干燥地方(隔壁低洼地和沙地丘间地等)。

低覆被草地 33 主要生长在较干燥地方(黄土丘陵上和沙地边缘)。

水域:河渠 41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耕地以及山间沟谷内。

湖泊 42 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区。

水库坑塘 43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谷内,周围有居民地和耕地。

冰川及永久性积雪 44 主要分布在(4000以上)高山顶部。

河滩地 46 主要分布在高中低山坡面沟谷、山前、平原低地、河湖盆边缘等。

居民地:城镇用地 51主要分布在平原、山区盆地、坡地及沟谷地台地。

农村居民地 52主要分布在绿洲、耕地及路边、塬面、坡上等。

工矿和交通用地 53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交通较发达区域和工业采矿区。

未利用土地:沙地 61大多分布在盆地、河流两侧、河湾及山前戈壁外围。

戈壁 62主要分布在风蚀较强有沙源物质输送的山前带。

盐碱 63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积水及干湖泊及湖泊边。

沼泽 64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积水地段。

裸土 65主要分布在较干旱地区(山间陡坡、丘陵、戈壁),植被盖度<5% 。

裸岩 66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的石质山区(风大、少雨)。

其他 67主要分布在4000米以上冻融形成的裸露岩石,又称高寒苔原。

科尔沁草原大青沟地区1:5万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5年)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奈曼旗沙漠化类型及土地整治区划图》(图1),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主编:朱震达、邱醒民

编辑 :冯毓荪

复照与制图:冯毓荪、刘扬宣、文子祥、杨泰运、赵爱芬、王一谋、李伟民、赵燕华、王建华

野外考察:邱醒民、张继贤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出版社:上海中华印刷厂

比例尺:1:50000

出版时间: 1984年5月

图例:严重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潜在沙漠化土地、非沙漠化土地、波状起伏沙黄土平原、树林及灌木林、盐碱地、山地、耕地、甸子地

2、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奈曼旗沙漠化类型图、河流、 道路、水库、铁路、区划

3、数据属性

沙化等级类 植被 本底类

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 耕地 沙丘

盐碱地 甸子地

严重沙漠化土地

水库

树林及灌木林

山地

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

潜在的沙漠化土地

湖泊

非沙漠化土地

波状起伏沙黄土平原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图例:沟谷密林(Gully Dense Forest)、疏林(Sparse Woods)、灌木林(Brush)、人工林(Artificial Woodland)、苗圃和果园(Nursery and Vegetable Garden)、草地(Grass Land)、旱作农田(Dry Farmland)、撂荒地(Rejected Farmland)、沼泽地(Marsh Land)、流动沙丘(Shifting Snad-Dunes)、半流动沙丘(Semi-Shifting Sand-Dunes)、半固定沙丘(Semi-Fixed Sand-Dunes)、固定沙丘(Fixed Sand-Dunes)、水域(Water Area)、稻田(Rice)、居民地(Residential)、公路(Highway)

2、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图,河流,沼泽,道路,湖泊,居民地

3、数据沙漠化属性字段:

沙化程度(Type),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2001/200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磁通门磁力计数据

磁通门磁力计是用来记录地磁三分量的相当变化,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2001/200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磁通门磁力计数据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1年磁通门磁力计数据。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环境多介质样品的重金属浓度数据

2013年1月,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环境多介质样品,如海水和植被等,通过严格质量控制,测定了其中重金属:铜、铅、锌、铬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