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一、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大沁他拉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4)》,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主编:朱震达、邱醒民
编辑 :王一谋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吴薇、王建华、王周龙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统一书号:12461.26
比例尺:1:100000
二、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以下图层:
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4):desertification1974.dbf、desertification1974.shp、desertification1974.shx、desertification1974.prj
双线河:River_double.dbf、River_double.shp、River_double.shx、River_double.prj
单线河:River_single.dbf、River_single.shp、River_single.shx、River_single.prj
道路:Road.dbf、Road.shp、Road.shx、Road.prj
湖泊:Lake.dbf、Lake.shp、Lake.shx、Lake.prj
街道:Stree.dbf、Stree.shp、Stree.shx、Stree.prj
铁路:Railway.dbf、Railway.shp、Railway.shx、Railway.prj
林带:Tree_networks.dbf、Tree_networks.shp、Tree_networks.shx、Tree_networks.prj
居民地:residential.dbf、residential.shp、residential.shx、residential.prj
图廓:map_margin.dbf、map_margin.shp、map_margin.shx、map_margin.prj
1、沙漠化发展程度图属性字段及编码属性:(1)沙化程度(Type):半流动沙地(Semi-shifting Sandy Land),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 ,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2)沙地形态类(Shapes):新月形沙丘(Barchan Dunes),平沙地(Flat Sandy Land),缓起伏沙地(Undulating Sandy Land),灌丛沙堆(Vegetated Dunes)
(3)草地(Grassland):草地(Grassland)
(4)林地(Woodland):灌木林(Woodland)
(5)林地疏密度(W_density):疏林地(Sparse Woodlot)
(6)耕地(Farmland):旱作农田及弃耕地(Dryfarming and Abandoned Farmland),灌溉农田(Irrigated Fields)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本数据为祁连山中部四个云杉年表数据集,旨在研究祁连山中部地区的树轮-气候响应规律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STD Index,数据类型:浮点型
数据的时间范围:
Meiyaokou(STD)序列时间为1733年-2000年
Heiwa(STD)序列时间为1767年-1999年
Tianlaochi(STD)序列时间为1828年-1999年
Xishui(STD)序列时间为1865年-1999年
四个样点均在祁连山中部山区
本数据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1-2010年间全国2207个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多年平均降水量P与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E0的比值,计算各站点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AI数据,在利用海拔、温度、降水、植被等数据作为辅助变量,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法(GWR)插值成1 km格网数据,最后通过祁连山地区矢量边界裁剪,生成祁连山地区1981-2010年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AI)数据。
本数据集为中国陆域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时间范围覆盖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HDF格式的栅格数据。地理空间范围为72°-142°E,16°-56°N,采用等经纬度投影,空间分辨率0.01°。数据集基于MODIS反射率产品MOD09GA,积雪产品MOD10A1/MYD10A1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SRTM数据,在ART模型基础上发展了积雪反照率反演模型,并利用GEE和本地端交互生产而来。数据要素包含黑空反照率,白空反照率,太阳天顶角,反演标识,云标识等。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为了便于用户统计和制图方面的需要,我们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公布的1:100万全国行政区划数据集制备了黑河流域行政区划数据。该数据反映了黑河流域2008年前后的行政区划现状,包括省级、地区级和县级三级行政区划信息,其主要属性(如面积、行政区划代码、所属省(自治区)、市(地区、自治洲))来源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行政区划》。
对上甸子站2018年采集的分钟级一氧化氮浓度数据首先进行观测员级质控;其次,在数据质控软件支持下经专家级质控生成小时数据;再由小时数据合成日数据集。日数据集包括采集时间(CollectTime)、设备名称(DeviceName)、数据值(DataValue)、最大值(DataValueMax)、最大值出现时间(DataValueTMx)、最小值(DataValueMin)、最小值出现时间(DataValueTMn)等信息,可进行主要大气污染气体一氧化氮数据的日变化分析等应用。
本数据集为2008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2008.8.10-2008.8.20缺测。
本数据集基于国内外立体成像卫星数据成果进行优化、局部修正与纠偏,采取粗差修正、空值填充和水域数值异常剔除等处理方法,经过图像拼接、投影转化、裁剪等步骤,生成了优化的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像时间为2019年。
本数据集为2005年阿富汗地区冰川1:10万编目数据,根据2005年多景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几何精纠正,按照10万精度数字化得来,包括空间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
Afghanistan_glacier属性字段: 字段1:GLIMS_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3,3) 字段3:Longitude 经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4:Latitude 纬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5:DataSource 影像类型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6:DS_Date 数据类型:Text(4)
在2007-2008年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期间,分析了长城站近岸以及普里兹湾叶绿素含量。长城站近岸海域叶绿素a在0.376-5.709之间变化,平均2.486。 在普里兹湾表层叶绿素a在0.240-8.857之间变化,平均1.622。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9次考察2007-2008年普里兹湾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集。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1995-1996年的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它是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本数据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空间基础数据集,分为Qilian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Qilian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 Qilian_Village(乡村居民点)、 Qilian_Rivers(河流)、 Qilian_Road(道路)
比例尺为1:100000
Qilian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县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Qilian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Qilian_Village_point (乡村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Coad乡村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Qilian_Rivers(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Shape_leng 河流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9) 字段3: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Qilian_Rode(道路)属性字段
字段1:NAME道路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Level道路等级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Shape_leng道路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9) 字段4:Code道路编码 数据类型:Code(Text,30)
本数据集是以中国沙漠1:10万分布图集为数据源,按流域边界裁剪而成,重点反映黄河上游沙漠、沙地和戈壁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沙丘流动性与固定程度。本数据集信息源为2000年Landsat TM影像,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按照1:10万比例尺专题图成图要求,对我国沙漠、沙地和戈壁进行了专题制图。
本数据为1990年新疆阿克苏土地利用类型图,比例尺为1:10万,数据库类型为栅格数据,本数据主要目的是研究新疆典型区绿洲变化过程。
土地利用类型图分类代码: (1)林地 (2)水体 (3)农用地 (4)灌丛 (5)草地 (6)裸地 (7)建设用地 (8)常年冰雪 原始数据为LANDSAT TM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解译LANDSAT TM影像。
主要包括新疆境内野生和引种的408种(包括229亚种、变种与变形)高等植物的多样性信息,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新疆植物资源数据库。主要来源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历年整理收集的植物数据整理得来。
本数据包括新疆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的种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分布情况、生态类型、经济价值、保护现状、保护等级和图片等,主要来源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从事动物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历年整理收集的动物数据中整理得来。
数据集为全球1:100万高速及其他道路数据,包括全球高速公路、其他道路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公路名称) 数据类型:Text(254)
字段2:TYPE (公路类型) 数据类型:Text(254)
本数据集为利用红外光谱仪BOMEM MR304在张掖市区、机场、荒漠、小满镇五星村加密观测区等地测量的8-14µm典型地物的热红外波谱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