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全球1:100万国家行政边界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国家行政边界数据集,包括全球各国行政边界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ENG_NAME (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CONTINENT (州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3:CNTRY_CODE(州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字段3:TYPE(类型)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4: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0)

字段5:Shape_Area(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0,0)

2013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3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

2017年云南蒋家沟门前沟1号支沟下游土壤水分温度监测

本数据集为2017年11月23日至12月4日蒋家沟门前沟1号支沟右岸下游(E103.1642616° N26.253563°,海拔1670m)温度水分数据。数据包括3处观测点的设备电压(单位:伏特),以及每处观测点断面10cm、20cm、30cm处的水分含量(单位:百分比)和温度(单位:摄氏度),观测间隔30分钟。

智利乌拉圭中国极地考察站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为矢量数据,将Fildes Peninsula上面几个国家的科考站坐标信息用矢量形式表示出来。本数据采用智利、俄罗斯、乌拉圭、中国科考站的坐标信息,表示其所在的精确位置,便于科研人员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坐标数据来自于世界气象组织相关网站。

2018年云南蒋家沟流域蚂蚁坪、阴家凹、李家垭口、银洞村、弯房子等泥石流观测站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2018年日降雨观测数据。包括五处观测点:阴家凹(N26°16′6.9″,E103°10′2.3″)、蚂蚁坪(N26°16′3.5″,E103°12′6.8″)、李家垭口(N26°17′6.5″,E103°10′19.2″)、弯房子(N26°14′4.7″,E103°11′24.4″)和银洞村(N26°14′49.0″,E103°11′54.3″)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全球1:100万机场跑道数据集(2013年)

本数据集为数据集为全球100万机场跑道数据集,包括全球机场跑道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100)

字段2:CNTRY_NAME (州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3:CNTRY_CODE(州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字段4: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0)

字段5:Shape_Area(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0,0)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地形地势图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地形地势图为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利用90米SRTM DEM数据制作的渲晕图。

数据源:90米SRTM DEM,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分布数据、2009年居民点分布数据、2009年10万河流分布数据。

疏勒河流域铁路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铁路分布图,包括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code(铁路编码)。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大野口排露沟林前草地站自动气象站数据集(2005-2007年)

此数据集包含了大野口排露沟林前草地站2005-2007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经纬度为100°17"E,38°34"N,海拔高度为2731m。

黑河流域1:100万地貌数据集

黑河地貌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本数据是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集成、更新得到。主要使用和参考的数据包括:1)遥感影像数据:全国1990’s 左右的TM和2000’s 左右的ETM影像;2)历史地貌图:已出版的15幅100万地貌图、两套全国1:400万地貌图、全国各省市区的50万或100万地貌草图;3)基础地理数据:全国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和25万DEM数据;4)地质数据:全国1:50万地质图;5)相关专题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图、土地资源图等。解译方法采用基于ARCGIS的人机交互方式,并按照分层分级的解译顺序进行:即第一层:平原与山地;第二层:基本地貌类型(28种);第三层:10种成因类型;第四层:次级成因类型;第五层:形态差异划分类型;第六层:次级形态差异划分类型;第七层:坡度、坡向及其组合划分地貌的倾斜程度或坡度;第八层:物质组成或岩性确定的地貌物质类型;第九层:合并1-7层图斑。共包括441种地貌类型及编码。数据字段包括:Fenfu(图幅号)、name(属性)、class(编码)、Sname(行政区划)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地貌类型图(2000年)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地貌类型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的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100万地貌数据、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1996-2005年乌鲁木齐大西沟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

大西沟气象站成立于1958年6月,位于乌鲁木齐县大西沟天格尔峰山腰(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旁),海拔3543.8米,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主要从事云雾物理实验与气候监测。1975年交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管理。2007年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更名为大西沟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该数据集主要是1996-2005年的大西沟气象站平均气温数据以及其观测时间,数据质量良好,可作为冰川物质平衡、冰川与气候相互响应等方面研究的重要资料。

印度喜马偕尔邦冰川编目数据集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采用参照LANDSAT 4/5(MSS、TM)SPOT(XS),IRS-1C/1D(LISS-III) 等遥感数据,反映了该地区2004年的冰川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Yamuna basin、Ravi basin 、Chenab basin、 Satluj River Basin等流域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4、投影参数: Projection: Albers Equal Area Conic Ellipsoid:WGS 84 Datum:WGS 1984 False easting:0.0000000 False northing:0.0000000 Central meridian:82° 30’E Central parallel:0° 0’ N Latitude of first parallel:20° N Latitude of second parallel:35° N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2010-2012年云南蒋家沟格勒日降雨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格勒(N26°31′6.5″,E103°3′16.49″)2010-2012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2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集(2000年)

数据为疏勒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2005-2006年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西南极苔原温室气体观测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本数据集为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年西南极苔原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数据内容包含采样箱气温、地温剖面、CH₄浓度a、CH₄浓度b、N₂O浓度a、N₂O浓度b。

青海湖流域2000年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数据集

数据为青海湖流域土地覆盖数据集,来源于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属性字段包括: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 Code(土地编码)、Name(土地类型)。

西北干旱区1: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

数据内容(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数据文件名称: (1)ghqd1975 (2)ghqd1990 (3)ghqd2000 (4)ghqd2010

包含了1975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西北干旱区沙漠化数据。

黄河上游2005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

一、概述

本数据集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基于Landsat MSS, 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区域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二、数据处理说明

数据集基于Landsat MSS、TM与ETM遥感数据为底图,数据集投影设置为Alberts等积投影,将比例尺放在1:24000下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数据集存储形式为ESRI coverage格式。

三、数据内容说明

本数据集采用分层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共分为6个一级分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分类。

四、数据使用说明

主要应用于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气候变化、水文、生态研究工作中。

中国南极第8、14、21、24次考察南极磷虾体长、性期、眼径测量分析数据

25次南极考察过程走航过程中用高速采集器在正常船速下采集-30m-0m的磷虾样品、在普里滋湾测区用IKMT网进行斜拖网采集-200m-0m磷虾样品。回到陆地实验室后磷虾样品进行了计数、称重、并对丰度较大的几个站位的磷虾样品进行了性期划分、体长和眼径的测量、以了解大磷虾的在南大洋的生长状况。本数据为中国南极第8、14、21、24次考察南极磷虾体长、性期、眼径测量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