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05年浙江临安大气本底站一氧化碳日均值

本数据集包括我国浙江临安大气本底站2005年7月16日-12月31日一氧化碳在线观测日统计数据,可代表同期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氧化碳本底状况,数据集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统计变量包括一氧化碳日平均值、中值、标准差、样本个数、日最大值、日最小值等。

南极长城站营养盐影响图片

本数据集主要包含南极长城站营养盐影响图片,通过在“自然状态”与“加盐状态”下,得出统计图,并绘制成图片以查看营养盐影响。海洋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量并被其摄取最多的矿物盐类,包括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铵盐。营养盐一般指海水中无机氮、磷、硅。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

祁连山地区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本数据集采用SRTM v41分幅数据,经过图像拼接、投影转化、裁剪等处理,生成祁连山地区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

伊洛瓦底江流域1:10万冰湖分布数据集(2005年)

伊洛瓦底江流域冰湖数据根据2005年左右的ETM遥感影像,参考Spot及GeoEye-1等高分辨率影像采集而来,数据集为伊洛瓦底江流域10万流域边界、冰湖、河流数据空间及属性数据,包括以下文件:Irrawaddy_Boundary, Irrawaddy_Glacical_Lakes,Irrawaddy_Rivers。 冰湖属性中,冰川到冰湖的距离(dist2gr)有些是没有对应冰川的,值是0;冰湖朝向(gl_orient)有些湖是没有朝向的在,值是0。

比例尺为 1:10万

量纲:

gl_Length(冰湖长度):公里;gl_area(冰湖面积):平方公里

字段1:Basin_Code(流域名称)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2:gl_coad(冰湖编码)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3:Longitude(冰湖经度)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4:longitude (冰湖纬度)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5:altitude(高程点) 数据类型:Number(19)

字段6:gl_area(冰湖面积) 数据类型:Number(19)

字段7:gl_Length(冰湖长度) 数据类型:Number(19)

字段8:gl_class(冰湖等级)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9:datasource (影像)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10:gl_orient (冰湖朝向) 数据类型:String(254)

字段11:dist2gr (冰湖到冰川的距离) 数据类型:Number(19)

字段12:Ds_date1 (影像时间) 数据类型:Date(8)

疏勒河流域居民点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2000年疏勒河流域居民点分布数据,包括疏勒河流域内肃北蒙古自治区、瓜州市、敦煌市、玉门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自治区的市、县、乡镇、村等级分布,数据主要有两个属性字段:Code(居民点编码)、Name(居民点名称)。

1996-1997年中国南极第13次考察普里兹湾测区CTD数据

在我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1996/97),成功地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进行了25个海洋学站位CTD观测。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3次考察1996-1997年普里兹湾测区CTD数据。 CTD(Conductance电导,Temperature温度,Depth深度),指一种用于探测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信息的探测仪器。测量的方法是由绞车将船裁的CTD剖面仪器按一定的绞车速度下放,直到规定深度的海水中,然后再将其收回甲板上。通过投放CTD剖面仪来完成一个海洋断面调查。CTD是海洋环境要素剖面测量重要工具。

1989-1990年南极长城站雪丘观测数据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本数据集包含南极长城站1989-1990年雪丘观测数据。

甘肃民勤沙尘暴期间不同下垫面下近地表风速沿高度分布(2009-2013年)

本数据集研究民勤地区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变化。数据文件名称:民勤沙尘暴期间不同下垫面下近地表风速沿高度分布.dat,包含1个表:(1)民勤沙尘暴期间不同下垫面下近地表风速沿高度分布,包含了三个不同高度处测得的风速等指标。 本数据表共有十个字段:Ux1,0.5米高度处x方向风速;Uy1,0.5米高度处y方向风速;Uz1,0.5米高度处z方向风速;wnd1_spd,0.5米高度处平均风速;wnd1_dir,0.5米处风向;Ux2,1米高度处x方向风速;Uy2,1米高度处y方向风速;Uz2,1米高度处z方向风速;wnd2_spd,1米高度处平均风速;wnd2_dir,1米高度处风向。“Ux1”单位:m/s,其他代表风速的字段其单位也是m/s “wnd1_dir”和“wnd2_dir”单位: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属地代表水文站年径流量(1956-1997年)

本数据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属地1956—1997代表水文站逐年年径流量及多年平均值

水文站:昌马堡、党城湾、冰沟、梨园堡、莺落峡、杂木寺、连城

黑河流域长时间序列SPOT_Vegetation植被数据集

由欧洲联盟委员会赞助的VEGETATION传感器于1998年3月由SPOT-4搭载升空,从1998年4月开始接收用于全球植被覆盖监测的SPOTVGT数据,该数据由瑞典的Kiruna地面站负责接收,由位于法国Toulouse的图像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图像质量并提供相关参数(如定标系数),最终由比利时弗莱芒技术研究所(Flemis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ical Research,Vito)VEGETATION影像处理中心(VEGETATION processing Centre,CTIV)负责预处理成逐日1km 全球数据。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生产10天最大化合成的NDVI数据,并将-1到-0.1的值设置为-0.1,再通过公式DN=(NDVI+0.1)/0.004转换到0-250的DN值。 该数据集是中国子集提取,包含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SPOT Vegetation(VGT)数据从比利时VITO研究所的植被数据网站(http://free.vgt.vito.be)下载,包含以下内容:

Spot Vegeation NDVI数据和4个波段数据,10天最大化合成,空间分辨率为1km,有效时间为1998-2008年,数据命名规范为覆盖范围+产品类型+Year+Month+Day。

Spot Vegetation BRDF数据,10天最大化合成,空间分辨率为8km,有效时间为2001-2008年,数据命名规范为覆盖范围+产品类型+Year+Month+Day。

Spot Vegetation NPP数据,10天最大化合成,空间分辨率为8km,有效时间为1998-2006年,数据命名规范为“HeiHe_NPP_VGT”+[1或2]+[年+月+日]。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MODI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2008年3月12日)

本数据包括4个文件,分别是:MODIS数据、扁都口B2样地测量数据、扁都口C1样地测量数据、扁都口G1样地测量数据。其中扁都口B2样地文件中包含地表温度、冻结深度数据、土壤含水量数据。扁都口C1样地测量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度、地表温度、植被参数数据和植被参数数据。扁都口G1样地文件中包含地表温度、冻融深度数据和土壤含水量数据。

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2006年冻土地温逐日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详细记录了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雨量站获取的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逐日冻土地温数据。

1976-1982年哈萨克斯坦气象数据集

包含了1976-1982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年气象数据资料,主要有气温、降水、日照、风速风向等专题图。数据资料来源于前苏联大地测量与制图部门和前哈萨克苏维埃科学院地理学院共同测量绘制编著的1982年出版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条件与资源》,书中数据获取时间1976-1982年,经由专业翻译人员与专业地学人员共同翻译。

2008年甘肃张掖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2008年黑河中游民乐县林业局第八管护区(具有复杂下垫面和过渡带特征)的车载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

观测内容是250m×250m水平网格上每10分钟的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高质量连续估测数据。

观测地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六坝(38.73°N,100.45°E,海拔1668米)观测时间从2008年5月20日开始到2008年7月5日结束。

观测试验的目的是利用同时进行的降水粒子滴谱仪观测和地面降水加密观测来探索在高寒区利用雷达联合观测并反演地面降水类型和强度的方法,建立系统化和连续的雷达观测数据集。

所获得回波参量强度有:速度V、谱宽W、强度反射率差 、差传输相移 、比相差、相关系数和线性退偏振比Ldr。

祁连山地区植被分布数据(1:100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 000 000)》的电子版,绘制祁连山地区植被分布矢量数据,祁连山地区共涉及9个植被型组和46个植被型。

2008年全国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指数

2008年全国遥感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指数是冉有华等(2015)基于MODIS Aqua/Terra逐日四次的5公里瞬时地表温度数据产品,发展了新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和冻结指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上下午LST观测的平均获取日平均地表温度,方法的核心是如何恢复LST产品的缺失数据,该方法有两个特点:(1)将遥感观测到的日地表温度变幅进行了空间插值,利用插值获取的空间连续的日地表温度变幅,使一天只有一次的卫星观测数据得到应用;(2)利用了一个新的缺失数据时间序列滤波方法,即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惩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验证表明,年平均地表温度与冻结指数的精度只与原始MODIS LST的精度有关,即保持了MODIS LST产品的精度。可用于冻土制图及相关资源环境应用。

2007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水文逐日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获取的2007年6月1日-2007年9月24日逐日径流量数据。

天山北麓诸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

数据为天山北麓诸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集,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综合制备,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属性字段:Name(水库名称),反应了天山北麓诸河流域2000年左右水库分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