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印度喜马偕尔邦冰川编目数据集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采用参照LANDSAT 4/5(MSS、TM)SPOT(XS),IRS-1C/1D(LISS-III) 等遥感数据,反映了该地区2004年的冰川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Yamuna basin、Ravi basin 、Chenab basin、 Satluj River Basin等流域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4、投影参数: Projection: Albers Equal Area Conic Ellipsoid:WGS 84 Datum:WGS 1984 False easting:0.0000000 False northing:0.0000000 Central meridian:82° 30’E Central parallel:0° 0’ N Latitude of first parallel:20° N Latitude of second parallel:35° N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700米处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700米处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要素有气温、湿度、风速和水汽压。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全球1:100万多边形河流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100万多边形河流数据集,包括全球多边形河流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2:TYPE (类型) 数据类型:Text(40)

字段3: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

字段4:Shape_Area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

2010年青海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201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2010-2014年云南蒋家沟背阴山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背阴山(N26°14′34.68″,E103°08′47.33″)2010-2014年日降雨观测数据,单位毫米(mm)。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2003-2004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文点逐日平均流量

天山一号冰川属双支冰斗山谷冰川、长2.2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1.828平方公里、最大厚度140米、最高点海拔4476米、年均运动速度约5米、冰舌末端海拔3734米、雪线平均高度为4055米、朝向东北、主流呈“S”型。水文点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2003-2004年的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

2017年北京上甸子站基准辐射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根据2017年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的辐射在线观测数据经过灵敏度订正、热偏移订正和Long-Dutton-Shi方法质控(QC)后的分钟级数据经过合成计算得到了小时、日、旬、月平均太阳直接、散射、总辐射、反射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地球长波辐射、紫外辐射和有效光合辐射的平均辐照度和曝辐量数据。

2001-2002年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从2002年1月5日至1月13日,以及2月18日至26日,中国第18极科学考察队大洋考察队分先后两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的重点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调查。计划的I-VII共计7条断面除由于冰架移动,浮冰密集和水深较浅雪龙船无法到达的测点外的全部站点的考察,对于计划外的VIII断面也进行了大部分站位的科学考察,共计完成CTD考察站67个(其中VI站由于CTD仪器故障未能获得全深度资料),CTD采水47站次。本数据集为CTD站位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2001-2002年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智利乌拉圭中国极地考察站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为矢量数据,将Fildes Peninsula上面几个国家的科考站坐标信息用矢量形式表示出来。本数据采用智利、俄罗斯、乌拉圭、中国科考站的坐标信息,表示其所在的精确位置,便于科研人员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坐标数据来自于世界气象组织相关网站。

2002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号断面平均气温资料

该数据集采集了一号断面的2002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天山一号冰川属双支冰斗山谷冰川、长2.2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1.828平方公里、最大厚度140米、最高点海拔4476米、年均运动速度约5米、冰舌末端海拔3734米、雪线平均高度为4055米、朝向东北、主流呈“S”型。1号冰川水文点设在离1号冰川末端300 m的河道上、实施1号冰川冰雪径流的监测、断面海拔3695 m、流域面积3.34平方公里、其中冰川面积1.65平方公里。为混凝土矩形断面 (高1.0 m、宽1.6 m)、气象场设在断面左岸。

2018年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一氧化碳日数据集

对上甸子站2018年采集的分钟级一氧化碳浓度数据首先进行观测员级质控;其次,在数据质控软件支持下经专家级质控生成小时数据;再由小时数据合成日数据集。日数据集包括采集时间(CollectTime)、设备名称(DeviceName)、数据值(DataValue)、最大值(DataValueMax)、最大值出现时间(DataValueTMx)、最小值(DataValueMin)、最小值出现时间(DataValueTMn)等信息,可进行主要大气污染气体一氧化碳数据的日变化分析等应用。

2014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数据

极光光谱仪通过测量同一条子午线上的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可以研究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等科学问题。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14年极光光谱仪数据。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测量沿同一子午线上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为子午工程项目提供极光观测数据,开展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研究。中山站极光光谱仪2010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始试运行。

2004-2005年中国南极第21次考察海冰冰芯分析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4年-2005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和内拉湾钻取了5根海冰冰芯。测量了长度、密度、盐度、重量等数据。冰芯就是钻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冰芯形成由于气温低,积雪不融化,每年的积雪形成一层层沉积物,年复一年,从底部往上逐渐形成一层层的冰层,越向上年代越新。冬季气温低,雪粒细而紧密;夏季气温高,雪粒粗而疏松;因而,冬夏季积雪形成的冰层之间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差异,宛如树木的年轮一样。

南极长城站TOC监测数据

长城站TOC监测数据,TOC是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TOC称为总有机碳。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TOC监测数据。

黑河中游灌区主要供水与用水数据(2009年)

本数据包括黑河中游灌区主要的用水状况(农业 生活用水)和供给分配以及变化,研究黑河中游灌区灌溉情况与人为作用对水循环的影响。数据文件名称:黑河中游灌区的供用水情况调查.xls,度量单位:水位埋深:m;机井眼数:眼;灌溉轮次:次/年。

尼泊尔冰湖编目数据集

本次冰湖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es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湖编目采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映的尼泊尔地区2000年的冰湖现状。

2、冰湖编目覆盖:尼泊尔地区

3、冰湖编目内容包括:冰湖编码、冰湖类型、冰湖面积、冰湖距冰川的距离、与冰湖相关的冰川等属性

4、数据投影信息:

Grid Zone IIA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3°09"28.17"N

Standard parallel 2:28°49"8.18"N

Minimum X Value:1920240

Maximum X Value:2651760

Minimum Y Value:914398

Maximum Y Value:1188720

Grid Zone IIB

Projection:Lambert conformal 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India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0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00"00"E

Central parallel: 26°00"00"N

Scale factor: 0.998786

Standard parallel 1:21°30"00"N

Standard parallel 2:30°00"00"N

Minimum X Value:1823188

Maximum X Value:2000644

Minimum Y Value:1306643

Maximum Y Value:1433476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甘肃省2002、2007投入产出数据集(2002年、2007年)

本数据集包含了四个文档 (1)甘肃省2002年投入产出; (2)甘肃省2007年投入产出; 收集的数据集时间为2002年和2007年,主要研究绿洲化、荒漠化人地系统的调控。

2007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大本营10米气象塔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7年喀尔冰川大本营气象塔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3007 m;观测要素:2m、4m和10m的风速风向和温度相对湿度,高度为3.5m的净全辐射(包括入射及反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高度1.5m的气压,深度分别为0m、0.2m和0.4m的土壤热通量、深度分别为0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地温和深度分别为0.05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土壤含水量,各要素均为日平均值(辐射为日总量),量纲及单位标注于数据列中。

1996-1997年中国南极第13次考察中山站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1996-1997年的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的重力固体潮。它是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