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河西走廊1:10万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1990、2000、2005、2010年)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数据文件夹及文件名称: 1黑河土地覆盖 luc1990 luc2000 luc2005 luc2010 土地利用/覆盖提取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Landsat MSS和TM/ETM数据,多光谱数据纠正后的影像采用432波段假彩色合成。

西北干旱区主要植被及环境参数时空分布(1km)(2000-2010)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1)MOD12:干旱区2001-2009年土地覆盖数据 (2)MOD13: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NDVI/EVI),2000-2010年16天数据。 (3)MOD15: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2000-2010年8天数据。 (4)MOD16:蒸腾。2000-2010年数据。 (5)MOD17:NPP。2000-2010年8天数据。 (6)MOD09:反射率。包含了2000-2010年西北干旱区反射率、土地覆盖、植被指数、蒸腾、NPP1公里数据等。

2007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水文逐日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获取的2007年6月1日-2007年9月24日逐日径流量数据。

2003-2004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总控水文点逐日平均相对湿度

本数据集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2-2000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的常规水文、气象观测在乌鲁木齐河源区的1号冰川水文点、空冰斗水文点、总控制水文点以及后峡基本营地进行。1号冰川水文点设在离1号冰川末端300 m的河道上、实施1号冰川冰雪径流的监测、断面海拔3695 m、流域面积3.34平方公里、其中冰川面积1.65平方公里。为混凝土矩形断面 (高1.0 m、宽1.6 m)、气象场设在断面左岸。空冰斗水文点设在乌鲁木齐河源区左侧、斗口朝南、进行高山区积雪、多年冻土融水径流的观测、断面海拔3805 m、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为混凝土矩形断面(高1.0 m、宽1.0 m)、气象场设在断面右岸。。

2007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7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

黄河上游流域边界图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泥沙问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流域是重要的自然单元,以SRTM-DEM与ASTER-GEDEM数据集为数据源,在ArcGIS软件平台下,利用河道烧录法与河道标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上游流域边界进行了提取,获得自黄河源区至河口镇整个黄河上游的流域边界。

该图以ArcGIS,.shp文件存储,流域边界横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五个省(自治区),总面积达55.06 × 104 km2。

流域边界是水文、土壤侵蚀及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自然单元,通过流域边界的提取,可以划定土壤侵蚀及非点源污染的迁移范围。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达尔克冰川影像数据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采用小数码(哈苏 H4D-60)航拍对达尔克冰川监测点复测,确定达尔克冰川运动矢量数据、地面控制点数据和影像图片。该数据经过了标准化的处理和质量控制。达尔克冰川是南极冰盖边缘一条冰盖溢出型冰川。对达尔克冰川的运动进行观测,有助于研究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南极气候变化等。

2007年甘肃平凉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平凉雷电与雹暴试验站的雷达气象观测数据,包含2007年甘肃平凉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从2007年6月10日开始到2007年8月31日结束。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接收机是数字中频接收机,发射机是行波管脉冲压缩机,偏振制式是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和水平通道,单独发射式(可互换),信号处理器是 RVP900,天线控制器 RCP8。

所获得回波参量强度有:速度V、谱宽W、强度反射率差 、差传输相移 、比相差、相关系数和线性退偏振比Ldr。

南极长城站TOC监测数据

长城站TOC监测数据,TOC是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TOC称为总有机碳。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TOC监测数据。

中国土壤特征数据集

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100万中国土壤图(Shi et al., 2004)和8595个土壤剖面。我们采用了多边形连接法将土壤剖面和土壤图斑连接起来得到了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图。连接时考虑到了剖面与图斑间的距离、土壤剖面个数和土壤分类信息。 数据特征

投影:GCS_Krasovsky_1940

覆盖范围:中国

分辨率:0.00833 度(约一公里)

数据格式:FLT, TIFF

取值范围:0%-100%

文件说明

浮点栅格文件包括:

sand1.flt, clay1.flt –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flt, clay2.flt –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psd.hdr – 头文件:

ncols – 列数

nrows – 行数

xllcorner – 左下角纬度

yllcorner – 左下角经度

cellsize – 单元格大小

NODATA_value – 空值

byteorder - LSBFIRST, Least Significant Bit First

TIFF 栅格文件包括:

sand1.tif, clay1.tif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tif, clay2.tif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新疆阜康、阿克苏、策勒和临泽站及其相关区域 土壤观测数据库(2008-2012年)

数据内容: 数据文件名称:2008-2012年阜康、阿克苏、策勒和临泽站及其相关区域土壤观测数据集,包含七个表: 1) 黑河土壤养分观测数据 2) 阿克苏土壤养分观测数据 3) 渭干河土壤盐分数据 4) 芦苇根系土壤盐分数据 5) 棉花根系土壤盐分数据 6) 柽柳根系土壤盐分数据 7) 土壤物理性质观测

2002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宇宙噪声接收机是用来观测电离层D层中的宇宙噪声吸收情况,它可以监测300×300 km范围内的宇宙噪声吸收状况。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2年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新疆策勒、阜康、阿克苏、策勒和临泽站大气及土壤表层观测数据库(2005-2012年)

数据内容: 包含六个表: 1.策勒气象观测数据 2.阜康气象观测数据 3.阿克苏气象观测数据 4.临泽气象观测数据 5.土壤温度观测数据 6.热量传输观测数据 每个表的气象观测要素为: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 气压:Pa; 蒸发量,降水量:mm;净辐射总量,土壤热通量,总辐射:w/㎡。

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1:10万土地绿洲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

本数据集为1970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塔里木河绿洲数据,包含塔里木河绿洲的 (13)tm_oasis_1970 (14)tm_oasis_1990 (15)tm_oasis_2000 (16)tm_oasis_2010

2004年新疆奎屯51号冰川自动气象站资料

在奎屯51号冰川处架设自动气象站,进行气温、降水、辐射数据自动记录、存储,诸项数据正在收集整理中。

2018年3月至11月云南蒋家沟流域东川泥石流观测站光合有效辐射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流域东川泥石流观测站2018年3月至11月光合有效辐射观测数据,以10分钟为间隔,测量出该站2018年3月25日至11月25日的光合有效辐射。

2001-2002年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从2002年1月5日至1月13日,以及2月18日至26日,中国第18极科学考察队大洋考察队分先后两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的重点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调查。计划的I-VII共计7条断面除由于冰架移动,浮冰密集和水深较浅雪龙船无法到达的测点外的全部站点的考察,对于计划外的VIII断面也进行了大部分站位的科学考察,共计完成CTD考察站67个(其中VI站由于CTD仪器故障未能获得全深度资料),CTD采水47站次。本数据集为CTD站位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2001-2002年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河西走廊地区土壤盐渍化观测数据集(2011年)

1.本数据集包含: (1)2011年9月河西走廊地区土壤盐渍化观测数据集采样记录.xls,为采样记录信息,包含样点编号、取样部位、取样时间、经度、纬度、海拔、取样地点、作物类型、描述、相片号、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测定时间。 (2)2011年9月河西走廊地区土壤盐渍化分析结果. xls,为土样的水溶液电导率,以及土壤离子含量(碳酸根、碳酸氢根)。

2009年新疆塔里木河典型流域(克里雅河流域)卫星影像资料

本数据集为2009年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卫星影像,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指标包括:多光谱10米,全色2.5米。主要研究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服务于从事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