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2013年冻土地温逐日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详细记录了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大本营雨量站获取的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逐日冻土地温数据。

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40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10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40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8′,E 080°07′;海拔高度:400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原安装T200B总雨量计,但不久遭雷击,传感器损坏,并无观测数据。此外,受监测条件影响,个别时间存在数据缺失。

2001-2015中国南极中山站感应式磁力计数据

本数据为2001-2015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感应式磁力计数据,主要记录地磁的D分量和H分量磁场强度变化率。观测数据为感应式磁力计自动连续观测,数据包括磁力观测数据和仪器日志数据两部分,均是以压缩包rar格式存放。作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合作项目,本数据记录一式两份,双方共享。

2008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8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2008.8.10-2008.8.20缺测。

科尔沁草原大青沟地区1:5万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58年)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58年),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主编:朱震达

编辑 :冯毓荪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出版社:暂无

比例尺:1:50000

出版时间: 暂无

图例:沟谷密林(Gully Dense Forest)、疏林(Sparse Woods)、灌木林(Brush)、人工林(Artificial Woodland)、苗圃和果园(Nursery and Vegetable Garden)、草地(Grass Land)、旱作农田(Dry Farmland)、撂荒地(Rejected Farmland)、沼泽地(Marsh Land)、流动沙丘(Shifting Snad-Dunes)、半流动沙丘(Semi-Shifting Sand-Dunes)、半固定沙丘(Semi-Fixed Sand-Dunes)、固定沙丘(Fixed Sand-Dunes)、水域(Water Area)、稻田(Rice)、居民地(Residential)、公路(Highway)

2、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图,河流,沼泽,道路,湖泊,居民地

3、数据沙漠化属性字段:

沙化程度(Type),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柴达木河流域长时间序列GIMMS植被指数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柴达木河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是主要针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包含1998-2008年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10天最大化NDVI,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旬。文件格式:.hfr和.img文件各一个。文件命名规则为:CHN_NDV_YYYYMMDD,其中YYYYMMDD就是该文件代表的当天日期,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件的主要标识。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后缀名为.IMG和.HDF的遥感影像文件文件,都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2014/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长城站湖泊生物分布数据

2014-2015年对长城站站基所在的区域附近对燕鸥湖、长湖和基太克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浮游植物分属4个门,其中蓝藻门9种(属),硅藻门36种(属),绿藻门11种(属),黄藻门1种(属)。

2008年5月28日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ASTER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

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xls。

黑河流域绿洲分布数据集(1963-2013年)

(1)各样本年绿洲矢量数据 (2)各样本年绿洲空间分布图件 (样本年:1963年、1968年、1973年、1977年、1980年、1986年、1990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6年、2009年、2013年)

2004-2005年中山站海冰冬季观测实验数据

2004年3月到2005年12月,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内拉湾进行了海冰厚度、冰温度、密度和盐度的连续观测,获取了冬季海冰生长消融的每月变化数据。南极海冰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21次考察2004-2005年中山站海冰冬季观测实验数据。

HOME框架下Thornthwaite模型观测与模拟数据集

本数据集是收集的Thornthwaite模型取样数据,并在HOME(Heihe river basin Open Modeling Environment)建模框架下模拟的输出数据。Thornthwaite模型是一种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型。输入数据包括气温(temp)和降水(precip),输出数据包括日长(Daylength), 潜在蒸散发(PotET)、融雪( SnowMelt)、径流(Runoff)和 土壤水分储存量(SoilMoistStor)。时空范围:时间是1960.1-1990.12,月平均输入数据;空间上是单点取样数据。

张掖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 主编:王一谋

  • 副主编:冯毓荪、游先祥、申元村

  • 编委:王贤、王镜泉、丘明新、全志杰、牟新待、曲春宁、姚发芬、钱天久、黄自治、梅成瑞、韩熙春、李裕久、胡双熙

  • 责任编辑:黄美华

  • 编稿:牟新诗、崔赛华、王贤。何守华

  • 编绘:何守华、王贤、全志杰、崔赛华、龙亚萍、牟新诗、何守华、毛晓利、崔赛华、王长涵

  • 编辑:冯毓荪、王一谋

  • 清绘:冯毓荪、张景秋、杨萍

  •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 比例尺:1:500000

  • 出版时间: 暂无

2、 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张掖土地利用现状图(landuse)、河流(River)、道路(Road)、

3、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类型面(Type) 沙漠类型(desert)

11 水田 Paddy

12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13 旱地 Non-irrigated field

131 平旱地 Plain non-irrigated field

132 沟旱地 Valley non-irrigated field

133 坡旱地 Slope non-irrigated field

134 台旱地 Terrace non-irrigated field .................

具体请参考数据文档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2001-2002年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从2002年1月5日至1月13日,以及2月18日至26日,中国第18极科学考察队大洋考察队分先后两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的重点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调查。计划的I-VII共计7条断面除由于冰架移动,浮冰密集和水深较浅雪龙船无法到达的测点外的全部站点的考察,对于计划外的VIII断面也进行了大部分站位的科学考察,共计完成CTD考察站67个(其中VI站由于CTD仪器故障未能获得全深度资料),CTD采水47站次。本数据集为CTD站位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2001-2002年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2005年南极长城湾理化参数记录

长城湾站位理化参数记录表,南极长城湾位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东面,面积约0.5km~2,湾内水深变化较大(20—80m),即海底地形变化较大,不同沉积部位其沉积物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别。另外,该湾地处高寒带,与中纬度和低纬度海区的沉积环境也完全不同。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湾2005年理化参数记录。

2004-2005年中国南极第21次考察海冰冰芯分析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4年-2005年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和内拉湾钻取了5根海冰冰芯。测量了长度、密度、盐度、重量等数据。冰芯就是钻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冰芯形成由于气温低,积雪不融化,每年的积雪形成一层层沉积物,年复一年,从底部往上逐渐形成一层层的冰层,越向上年代越新。冬季气温低,雪粒细而紧密;夏季气温高,雪粒粗而疏松;因而,冬夏季积雪形成的冰层之间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差异,宛如树木的年轮一样。

1985-2003年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日平均数据

本数据集为1985年1月1日-2003年12月12日在西南极长城站获取的连续地面气象观测日平均资料数据。每日六次观测取日平均,观测要素包含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南极长城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62.2S,59.0W,10m),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

南极长城站底栖生物照片

本数据为长城站底栖生物照片集,共包含28种生物图片,图片均以jpg形式保存。内容除记录底栖生物名称、形态外,还有尺寸作为参照。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和沉积物摄食居多。多为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

青海湖流域长时间序列Spot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青海湖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是主要针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包含1998-2008年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10天最大化NDVI,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旬。

文件格式:.hfr和.img文件各一个。文件命名规则为:CHN_NDV_YYYYMMDD,其中YYYYMMDD就是该文件代表的当天日期,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件的主要标识。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后缀名为.IMG和.HDF的遥感影像文件文件,都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塔里木河流域湖泊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为塔里木河流域湖泊分布图,比例尺250000,投影:经纬度,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湖泊属性字段:NAME(湖泊的名称)、CODE(湖泊编码)

中国地区长时间序列GIMMS植被指数数据集

该数据集包括了1981-2006年间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格式为ENVI标准格式,投影为ALBERS,其时间分辨率是15天,空间分辨率8km。GIMMS NDVI数据采用卫星数据的格式记录了22a区域植被的变化情况。

1、文件格式:

GIMMS-NDVI数据集中包含了从1981年7月至2006年间隔为15天的所有.rar压缩文件,解压以后包括1个XML文档、一个.HDR头文件、一个.IMG文件和一个.JPG图像文件。

2、文件命名:

NOAA/AVHRR-NDVI数据集中的压缩文件命名规则为:YYMMM15a(b).n-VIg_data_envi.rar,其中YY-年,MMM-简写的英文月份字母,15a-上半月份合成,15b-下半月份合成,-卫星号。解压之后有4个文件,文件名不变,属性分别为:XML文档,头文件(后缀名为:.HDF),遥感影像文件(后缀名为:.IMG)和JPEG图像文件。这个数据集中,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是后缀名为.IMG的遥感影像文件文件。

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后缀名为.IMG和.HDF的遥感影像文件文件,都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3、数据头文件信息如下:

Coordinate System is:

PROJECTION["Albers_Conic_Equal_Area"],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25],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2",47],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05],

PARAMETER["false_easting",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

UNIT["Meter",1]]

Pixel Size = (8000.000000000000000,-8000.000000000000000)

Corner Coordinates:

Upper Left (-3922260.739, 6100362.950) ( 51d20"23.06"E, 46d21"21.43"N)

Lower Left (-3922260.739, 1540362.950) ( 71d16"1.22"E, 8d41"42.21"N)

Upper Right ( 3277739.261, 6100362.950) (151d 8"57.22"E, 49d 9"35.37"N)

Lower Right ( 3277739.261, 1540362.950) (133d30"58.46"E, 10d37"13.35"N)

Center ( -322260.739, 3820362.950) (101d22"21.08"E, 35d42"18.02"N)

Band 1 Block=900x1 Type=Int16, ColorInterp=Undefined

Computed Min/Max=-16066.000,11231.000

4.DN值与NDVI的转换关系

NDVI= DN/1000 ,2003年之后除以10000

NDVI值应在[-1,1]之间,此区间以外数据代表其他地物,如水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