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AI)数据(1981-2010年)

本数据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1-2010年间全国2207个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多年平均降水量P与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E0的比值,计算各站点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AI数据,在利用海拔、温度、降水、植被等数据作为辅助变量,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法(GWR)插值成1 km格网数据,最后通过祁连山地区矢量边界裁剪,生成祁连山地区1981-2010年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AI)数据。

印度北安查尔邦地区冰川编目数据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参照Landsat 4/5(MSS,TM1982/1985/1984/1999),Landsat 7(ETM+),IRS-1C,LISS-III(1995IRS-1C),(1997 IRS-1D) 等遥感数据,反映了该地区2000年的冰湖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 印度-北安查尔邦地区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4、投影参数:

Projection: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UTM)

Ellipsoid:WGS84

Datum;WGS84

Ellipsoid Parameters:a=6378137.000

1/f=298.257223563

Northem Hemisphere:Yes

MinimumX:221473.969

MinimumY:3300590.500

MaximumX:513943.969

MaximumY:3488960.500

Zone:44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2009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大本营10米气象塔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9年喀尔冰川大本营气象塔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3007 m;观测要素:2m、4m和10m的风速风向和温度相对湿度,高度为3.5m的净全辐射(包括入射及反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高度1.5m的气压,深度分别为0m、0.2m和0.4m的土壤热通量、深度分别为0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地温和深度分别为0.05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土壤含水量,各要素均为日平均值(辐射为日总量),量纲及单位标注于数据列中。

2006-2012年塔吉克斯坦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006-2012年塔吉克斯坦国各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汇总。主要包括2006-2012年塔吉克斯坦国各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有:居民人口、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地、州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共有7个文档资料,数据时间主要以2006-2012年为主,居民人口指标统计了1989-2014年的数据。

2005-2006年南极长城湾生态环境监测站位坐标

中国南极长城站于1984年12月31日开建,1985 年2月20日建成,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不在南极圈内),距离北京距离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每为170度38分27秒。本数据为2005-2006年测量的长城湾和阿德雷海湾共十个观测点的生态环境监测站位经纬度以及这些观测点的地图分布示意图。数据为WORD文件。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草地站大孔径闪烁仪(LAS)数据集(2008年)

本数据集包含了临泽草地站的大孔径闪烁仪(LAS)观测数据,观测站点位于甘肃省临泽县;观测仪器LAS(Kipp&Zonen)产自荷兰;观测时段为2008-05-19至2008-08-31 。

2005年新疆野生动物数据

本数据包括新疆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的种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分布情况、生态类型、经济价值、保护现状、保护等级和图片等,主要来源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从事动物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历年整理收集的动物数据中整理得来。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环境多介质样品的重金属浓度数据

2013年1月,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环境多介质样品,如海水和植被等,通过严格质量控制,测定了其中重金属:铜、铅、锌、铬的浓度。

1996-1997年中国南极第13次考察普里兹湾测区CTD数据

在我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1996/97),成功地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进行了25个海洋学站位CTD观测。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3次考察1996-1997年普里兹湾测区CTD数据。 CTD(Conductance电导,Temperature温度,Depth深度),指一种用于探测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信息的探测仪器。测量的方法是由绞车将船裁的CTD剖面仪器按一定的绞车速度下放,直到规定深度的海水中,然后再将其收回甲板上。通过投放CTD剖面仪来完成一个海洋断面调查。CTD是海洋环境要素剖面测量重要工具。

2014年中国南极中山站高频相干雷达数据

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用于监测极区电离层场向排列的不均匀体及其运动,主要探测参数包括雷达回波强度、电离层对流速度、速度谱展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14年高频相干雷达数据。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是南极中山站监测极区电离层对流的重要设备,利用中山站地磁纬度较高的特点,覆盖国际SuperDARN(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在南极光带上的一个空白,将使我国极区电离层的观测范围由极隙区扩展到更大范围,使我国在极区电离层对流观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山站高频相干散射雷达于2010年3月初完成机房的建设和天线阵的安装,2010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始试运行。 高频雷达天线阵由主、副两个天线阵构成,主天线阵由16个水平极化对数周期天线构成,收发共用;副天线阵由4个同样的对数周期天线构成,只收不发。高频雷达收发系统和控制设备由16个功放及发射机、2个双通道数字接收机、2个移相矩阵、控制系统、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和分析处理系统等组成。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土壤呼吸观测数据集(2012年)

本数据集为利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LI-COR,Lincoln,NE,USA)在大满超级站定点测量的土壤呼吸速率。

2005年中国南极第22次考察臭氧观测数据

收录了中山站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获得的部分资料。包括BREWER探测的臭氧和SO2资料;BREWER探测的地方时中午太阳紫外辐射(290-325nm、295-300nm、300-305nm、305-310nm、310-315nm、315-320nm、320-325nm及300。5nm、324nm处辐照度(W/m2))。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22次考察2005年臭氧观测数据。

中国 1:400万植被图(1976年)

自1972年5月至1976年7月历时五年完成的。在制订图例和具体编图过程中,参考了我国1949年以后的绝大部分植被考察资料(包括图件和文字资料),举行了十几次所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参加的制图讨论会。在编图工作完成后的发排期间,又补充了许多新的考察资料,特别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植被资料。

北麓河场地活动层水热过程监测(2002-2004年)

2002年6月24日,确定了北麓河冻土环境监测场地布置方案,场地布设钻孔资料。设立本场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冻土活动层过程的影响;研究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冻土活动层的水热状态;研究各种不同的下垫面类型下地表温度的差异,并利用气温和N—因子理论来推测地表温度和年较差,进一步应用到冻土环境评价模型中去;研究斜坡水文状况和斜坡稳定性以及青藏铁路工程对斜坡水文状况的影响及地表水径流路径变化的影响。试图以北麓河青藏铁路试验工程的天然监测孔为基础,分别选取几种植被覆盖类型,增设加密地表以下温度的监测。补充下垫面类型:荒漠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地表铺设保温材料、铲除植被工程类型、砂砾路面。

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700米处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2009年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700米处架设的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要素有气温、湿度、风速和水汽压。利用本数据可提取冰川表面气候变化,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等等。

全球1:100万多边形河流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100万多边形河流数据集,包括全球多边形河流空间分布及其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2:TYPE (类型) 数据类型:Text(40)

字段3:Shape_Leng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

字段4:Shape_Area (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0)

2010年青海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2010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黑河流域尾闾湖嘎顺诺尔湖泊孢粉组合数据集( 2010-2011)

内蒙古额济纳旗嘎顺诺尔湖泊剖面深度为200cm,样品分析间隔分别是2cm和8cm.孢粉组合是将出现率低、含量较少的科属进行合并,并将花粉按乔木、灌木、草本及农作物进行分类组合。

分别包含4个表:

(1)湖泊剖面孢粉原始数据

(2)湖泊剖面百分比含量数据

(3)湖泊剖面孢粉质量浓度数据

(4)湖泊剖面孢粉组合数据

2010-2014年云南蒋家沟背阴山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背阴山(N26°14′34.68″,E103°08′47.33″)2010-2014年日降雨观测数据,单位毫米(mm)。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2003-2004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文点逐日平均流量

天山一号冰川属双支冰斗山谷冰川、长2.2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1.828平方公里、最大厚度140米、最高点海拔4476米、年均运动速度约5米、冰舌末端海拔3734米、雪线平均高度为4055米、朝向东北、主流呈“S”型。水文点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2003-2004年的逐日平均流量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