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包含了1970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遥感数据处理时以几何纠正后的1:10万栅格地形图为地理基础,对影像进行精纠正,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利用eCongnition软件建立分类规则及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析判读,最终获得土地覆盖类型图。其它时期影像采用与ETM影像匹配的方法进行纠正,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利eCongnition软件建立分类规则及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析判读,最终获得土地覆盖类型图。
本数据集为2014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7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6′,E 080°06′;海拔高度:3730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湿度、2m风速,1m气温、1m湿度、1m风速,1.5m总辐射、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观测。由于气象站倒伏或供电故障,缺测较为严重。
本数据集为1990—2012年我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二氧化碳中C13同位素瓶采样月平均数观测数据。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始建于1994年,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810米,是全球最高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设在大陆腹地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它的建立填补了全球大气监测网(GAW)在欧亚大陆内的空白。
本数据集为2009年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卫星影像,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指标包括:多光谱10米,全色2.5米。主要研究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服务于从事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
此数据集包含了1970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三工河流域绿洲数据。 解译标志建立后就可进行图像解译的绿洲信息提取工作,解译过程中要求以相应时期的CBRES图像、土地覆盖、辅助数据和相应的地形图为综合信息源,由专业人员完成判读分析。在土地覆盖类型的属性判定中,水体、农田和建设用地等类型,要求准确率达到或超过90%,其他类型达到或超过80%。在类型界线勾绘时,遥感影像与土地覆盖主要类型便捷的对应点误差一般小于图上0.6mm,最大不超过图上1mm。数据文件名称:1.三工河绿洲 (1)sg_oasis_1970 (2)sg_oasis_1990 (3)sg_oasis_2000 (4)sg_oasis_2010
基于知识规则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分类数据是利用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制作而成,是一套与USGS全球土地覆被分类标准一致的、可以用于大气模式以及陆面过程模式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类型分布数据。
该数据覆盖黑河流域上、中、下游,采用Albers等面积割圆锥投影,空间分辨率1km,为一个含有土地覆被分类编码的ASCII码文件,命名为:Rule_Based_Lulc_of_HRB2009.asc,文件可直接用文本程序(如记事本)打开察看,也可导入ArcGIS进行其他操作。
另提供数据配套的NOAH陆面过程参数表和参数表说明,用户可参考该参数表将数据应用到陆面过程模型中,两文件分别为USGS_LULC_NOAHVEGPARM.TBL和NOAHVEGPARM_documentation.txt,均可用文本程序(如记事本)打开。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从2002年1月5日至1月13日,以及2月18日至26日,中国第18极科学考察队大洋考察队分先后两个阶段对普里兹湾及其以北海域的重点测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洋调查。计划的I-VII共计7条断面除由于冰架移动,浮冰密集和水深较浅雪龙船无法到达的测点外的全部站点的考察,对于计划外的VIII断面也进行了大部分站位的科学考察,共计完成CTD考察站67个(其中VI站由于CTD仪器故障未能获得全深度资料),CTD采水47站次。本数据集为CTD站位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18次考察2001-2002年普里兹湾MARK-III CTD数据。
“2000-2004年哈萨克斯坦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2000-200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部分指标有2005年的数据信息,有人口、就业、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情况、教育、卫生、自然资源等26个大类,以英俄两种文字编写,由哈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出版。本数据为科技技术、工农业发展、地理天文、矿产资源等行业提供有用的统计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 57分。本数据集为长城湾和阿德雷湾营养盐和叶绿素的观测数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量并被其摄取最多的矿物盐类。包括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铵盐。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它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
本次冰湖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参照地形图数据,反映了该地区2000年的冰川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 不丹地区Pa Chu Sub-basin,Mo Chu Sub-basin,Thim Chu Sub-basin,Pho Chu Sub-basin,Mangde Chu Sub-basin, Chamkhar Chu Sub-basin,Kuri Chu Sub-basin,Dangme Chu Sub-basin,Northern Basin等流域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4、数据投影:
Projection: Polyconic
Ellipsoid: Everest (India 1956)
Datum: Indian (India, Nepal)
False easting: 2,743,196.4
False northing: 914,398.80
Central meridian: 90° 0’ 00” E
Central parallel: 26° 0’ 00” N
Scale factor: 0.998786
数据详细说明请参考文档及报告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本数据集为南极民防湾1984-1985年分层海流数据观测数据。
营养盐是指溶解于海水中作为控制海洋植物生长因子的元素,本数据集为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长城站2010年-2012年近岸海域营养盐调查数据,其根据不同时间、地点、水深,分别测得其营养盐成分。海洋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量并被其摄取最多的矿物盐类,包括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铵盐。营养盐一般指海水中无机氮、磷、硅。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
极光全天空电视摄像机主要用来监测全天空180度范围内的极光形态和相对变化强度,主要由室外电视摄像机和室内的主控箱、时基产生器、时基校正器、两台VHS录像机、一台SVHS录像机、TEAC影碟机以及监视器组成。根据中日两国极地所间的科学合作协议,该数据记录一式两份,双方共享。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1年极光全天空电视摄象机数据。
1.数据内容:该数据包括石河子市1991-2010年20年间的环境概况、污染源排放、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一些环境专题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了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结论、主要环境问题和对策与建议,为干旱区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本数据集为天山科其喀尔冰川大本营气象塔观测资料,坐标:N 41°42′,E 080°10′;海拔高度:3007 m;观测要素:2m、4m和10m的风速风向和温度相对湿度,高度为3.5m的净全辐射(包括入射及反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高度1.5m的气压,深度分别为0m、0.2m和0.4m的土壤热通量、深度分别为0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地温和深度分别为0.05m、0.2m、0.4m、0.6m、0.8m、1.0m、1.5m、2.0m的土壤含水量,各要素均为日平均值(辐射为日总量),量纲及单位标注于数据列中。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干旱变化重建序列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856年-2009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PDSI(帕默尔干旱指数),数据类型:浮点型
PDSI 量纲:无量纲
数据采集地点(37.70°N,101.91°E;37.80°N, 102.05°E;37.79°N, 102.7°E)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山区。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冰芯测量数据。冰芯是钻取自冰川内部的芯。冰芯形成由于气温低,积雪不融化,每年的积雪形成一层层沉积物,年复一年,从底部往上逐渐形成一层层的冰层,越向上年代越新。冬季气温低,雪粒细而紧密;夏季气温高,雪粒粗而疏松;因而,冬夏季积雪形成的冰层之间具有显著的层理结构差异,宛如树木的年轮一样。
长城湾叶绿素数据,数据以每日单位面积所固定能量来表示。长城湾是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海湾。本数据共包括1985-1988、1992-1995、2000、2005、2006年的测定数据。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它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
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2011年MODIS红外图像观测数据,MODIS是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的一个重要的传感器,将实时观测数据通过x波段向全世界直接广播。长城站SATRAX-XL卫星接收系统追踪接收的NASA的Terra、Aqua的X波段卫星MODIS数据以及NOAA的C/HRPT、FY-1卫星数据获得。主要观测内容有海洋的水色、浮游植物、生物地理等数据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