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02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宇宙噪声接收机是用来观测电离层D层中的宇宙噪声吸收情况,它可以监测300×300 km范围内的宇宙噪声吸收状况。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2年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黑河上游SWAT模型数据集

该数据包括了SWAT模型运行所需要的基础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地面覆盖数据等。所有的图件和相关的点位坐标(气象站,水文站)都采用了和我国基础地形图相一致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坐标体系。数据内容包括:

a) 基础地形数据包括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流域河网。DEM格网的大小为50*50m,流域河网是从1:10万地形图上将水系手工数字化得到。

b) 土壤数据:包括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资料。数字土壤图比例尺为1:100万,将其转为ESRI 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每个土壤剖面可以最多分到10层。模型要求的土壤质地采样指标采用了美制标准。参数来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以及来自相关文献。

c) 气象数据:

(1) 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的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祁连、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五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年。

(2) 降水:雨量数据来源于流域内部和周边地区俄博(1990~1996)、肃南(1990~2000)、祁连(1990~2000)、莺落峡(1990~2000)、札马什克(1990~2000)5个水文站以及山丹(1999~2001)、托勒(1999~2001)、野牛沟(1999~2001)、张掖(1999~2001)、祁连县(1999~200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

(3) 风速、相对湿度:风速、相对湿度来源于山丹、托勒、野牛沟、张掖、祁连县5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时段为1999~2001。

(4)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没有相应的观测数据,由模型模拟产生。

d) 土地利用/地面覆盖:1995年土地利用数据,比例尺为1:10万。将其转为ESRI的grid格式,格网大小为50*50m。

e) 气象数据模拟工具(weather generator)数据库:SWAT模型的气象数据模拟工具可以在没有实际日观测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多年逐月统计资料模拟计算出模型运行所需要的逐日气象输入数据,也可进行观测资料不全时的插补。气象数据来自周边气象站。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黑河流域1:10万地形分幅索引图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新疆石河子垦区典型土壤样地含盐量(2010年)

该数据是在2010年10-11月份根据2009年石河子土地利用图以及土壤分布图选取120个耕地样点进行室内实验分析所得。主要有:(1)石河子垦区典型地块的土壤盐分和电导率数据。(2)石河子垦区典型地块土壤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数据。 在三个典型样地各取40个土壤样本,总共取样120个。每个样本取三个土样混合,每个土样取0-10cm(耕层表层)和10-20cm(耕层根层)两层。包含了土壤表层和耕层的铵态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含盐量(%)\电导率(μs/cm)等数据.

1990-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被数据集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被数据集包括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等区域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覆被,空间分辨率为200米,保存格式为shp,数据命名为中国西北地区XX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土地覆被数据的分类系统是在FAO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适合区域特点和相关应用需求的分类系统,包括6个一级类和33个二级类。所有数据最终坐标及其投影参数采用Albers正轴等积双标准纬线割圆锥投影。

中亚国家水法

本数据包括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法律法规。 “哈萨克斯坦国国家《水法》” 包括了2003年出版的俄文版《水法》、2003版中的“有关跨境水方面的条款”的中文翻译、2009修订版的中文概译和2009年修订版的部分节选翻译。 “土库曼斯坦国国家《水法》” 包括了2004年版的俄文版《水法》和对应目录的中文翻译数据。 “乌兹别克斯坦国国家《水法》”--2001年出版的英文版,由于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指标类别较少,数据统计不完善。

甘肃省核心辖区1:10万基础地理数据集(2012年)

本数据集为Gansu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Gansu_County_point(区县居民点)、Gansu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Gansu_Village_point(乡村居民点)、Gansu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Gansu_City_boundary(城镇界)、Gansu_County_boundary(区县界)、Gansu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Gansu_channel(渠道)、Gansu_Rivers(河流)、Gansu_double_river(面状河流)、Gansu_double_river_line(双线河流)、Gansu_reservoir_line(线形水库)、Gansu_reservoir_poly(面状水库)、Gansu_Road(道路)、Gansu_greenbelt(绿地)、Gansu_landforms(地貌)

甘肃省核心辖区1:10万基础数据根据2012年乡镇区划图、专题图及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其中地貌数据是1:400万地貌形态数据。 Image文件夹:包括甘肃省30米影像及30米DEM

时间范围:基础数据2012年,地貌数据2005年

Gan_Rivers河流数据,有很多支流是没有名称的。 Gansu_Road 道路数据,很多道路是没有名称的,一些高速、国道及其他道路的转盘等,还有些乡镇道路。

1、Gansu_City_point(城市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城市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2、Gansu_County_point(县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县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3、Gansu_Town_point(乡镇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4、Gansu_Village_point (乡村居民点)属性字段

字段1:NAME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ad乡村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5、Gansu_Rivers(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Tributary 支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4:Tri_C 支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Shape_leng 河流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4)

6、Gansu_double_river(面状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Area 河流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8,4) 字段3: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7、Gansu_double_river_line(双线河流)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河流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Code 河流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8、Gansu_reservoir_line(线形水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水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9、Gansu_reservoir_poly(面状水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水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Area 数据类型:double(18,4)

10、Gansu_channel(渠道)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渠道名称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2:Code 数据类型:Text(3)

11、Gansu_Rode(道路)属性字段

字段1:NAME道路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Level道路等级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Shape_leng道路长度 数据类型:Double(18,6) 字段4:Code道路编码 数据类型: Text(30)

12、Gansu_ County_boundary(县区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县区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县区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3、Gansu_City_boundary(城市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城市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城市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2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4、Gansu_Provincial_boundary(省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省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省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4:Perimeter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15、Gansu_Village_boundary(乡镇界)属性字段

字段1:NAME乡镇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2:Code乡镇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Province 省界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4:Pro_Code乡镇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5:City 城市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6:City_Code城市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7:County 市县名称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8:County_Cod 市县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9: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8,3) 字段10:Perimeter 数据类型:Double(8,3)

16、Gansu_landforms(地貌)属性字段

字段1:CNAME 形态地貌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字段2:CEOMOR_ID 形态地貌编码 数据类型:Text(30) 字段3:PERIMETER 周长 数据类型: Double (11,3) 字段4:AREA 面积 数据类型: Double (11,3)

17、Gansu_greenbelt(绿地)属性字段

字段1:NAME 绿地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2:KIND 绿地编码 数据类型:Text(4) 字段3:PERIMETER 周长 数据类型: Double (18,4) 字段4:AREA 面积 数据类型: Double (18,4)

基于第一次冰川编目的黑河流域冰川分布数据集

冰川对气候变化反应灵敏,是全球变化重要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在内陆河地区,河川径流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冰川是这些地区非常重要的“固体水库”,冰川融水是黑河各支流重要的补给来源。

黑河流域冰川编目完成于1979-1980年,相关信息可参考王宗太等编著的《中国冰川目录-祁连山区》。2004年《中国冰川目录》相关成果经过系统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数据库,最终成果通过《中国冰川信息系统》发行。但在坐标恢复过程中参考资料精度较差,黑河流域的冰川分布图带有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我们又利用正射几何校正的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了校对。处理后的黑河冰川分布数据在几何精度上与我国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保持高度一致,在属性上与第一次冰川编目保持一致.

2005年新疆野生动物数据

本数据包括新疆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的种名、拉丁名、英文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分布情况、生态类型、经济价值、保护现状、保护等级和图片等,主要来源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从事动物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历年整理收集的动物数据中整理得来。

2009年福建泉港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平凉雷电与雹暴试验站的雷达气象观测数据,包含2009年福建泉港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从2009年7月25日开始到2009年8月31日结束。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接收机是数字中频接收机,发射机是行波管脉冲压缩机,偏振制式是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和水平通道,单独发射式(可互换),信号处理器是 RVP900,天线控制器 RCP8。

p>所获得回波参量强度有:速度V、谱宽W、强度反射率差 、差传输相移 、比相差、相关系数和线性退偏振比Ldr。

草浆造纸废液木质素固沙绿化的功能和机理研究项目的汇交数据

草浆造纸废液木质素固沙绿化的功能和机理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王汉杰研究员,项目运行时间为2004.1-2006.12

该项目汇交数据:

p>1.2005-08-10-沙湖-金沙湾试验现场图片(jpg图件)

2.2006固沙试验现场图片(jpg图件)

3.宁夏金沙湾气象站气象资料(txt文本)

2005年8月13日至19日8:00,14:00,20:00观测数据,包括干球温度,湿球温度,0、5、10、15、20cm地温,蒸发量,气温

4.宁夏金沙湾群落生长量资料(txt文本)

包括四条样带的冠径和高度数据。

5.宁夏金沙湾土壤水资料(excel表格)

2005年8月14日至19日清水对照区和木质素喷洒区16个样方20CM和12CM深度的日间逐2小时土壤水分数据.

6.宁夏沙湖土壤水资料(excel表格)

2005年8月10日,11日各样方10CM,12CM,20CM深度土壤水分数据

7.宁夏沙湖固沙群落植物生长量资料(excel表格)

5个样地植物生长统计资料:种名,x,y,基,冠,高 ,株数.

智利乌拉圭中国极地考察站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为矢量数据,将Fildes Peninsula上面几个国家的科考站坐标信息用矢量形式表示出来。本数据采用智利、俄罗斯、乌拉圭、中国科考站的坐标信息,表示其所在的精确位置,便于科研人员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坐标数据来自于世界气象组织相关网站。

2009/2011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数据

极光光谱仪通过测量同一条子午线上的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可以研究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等科学问题。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测量沿同一子午线上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为子午工程项目提供极光观测数据,开展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研究。中山站极光光谱仪2010年4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始试运行。

甘肃河西地区荒漠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项目的汇交数据

甘肃河西地区荒漠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为兰州大学安黎哲教授,项目运行时间为2004.1-2007.12。

该项目汇交数据:

  1. 超干保存对种子的影响

该数据为Word格式,里边包含很多分析图,对霸王种子和黄花补血草种子分别采用45℃、室温和15℃保存下的活力变化对比研究,分别采用缓湿处理、人工老化和超干处理对电导率和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等影响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45℃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1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率(%)

图2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指数

图3 霸王种子保存在45℃的活力指数

室温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4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率(%)

图5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指数

图6 霸王种子保存在室温的活力指数

15℃保存霸王种子活力变化

图7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率(%)

图8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指数

图9 霸王种子保存在15℃的活力指数

45℃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0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率(%)

图11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发芽指数

图12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45℃的活力指数

室温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3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率(%)

图14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发芽指数

图15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室温的活力指数

15℃保存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变化

图16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率(%)

图17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发芽指数

图18 黄花补血草种子保存在15℃的活力指数

缓湿处理对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图28 霸王种子未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图29 霸王种子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图31 黄花补血草种子经缓湿处理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的影响

图34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5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图36 人工老化处理对霸王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影响

图37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图38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图39 人工老化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图52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霸王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图53 人工老化处理15天后对黄花补血草种子醛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表31 超干处理对霸王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表32 超干处理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

2.荒漠植物种皮微形态结构特征 (包括实验条件、种皮微结构电镜图片及分析 47种植物分布,种属,物种代码,种子长轴,短轴长度及重量列表、种皮元素成分表)word文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站自动气象站数据集(2008-2009年)

此数据集包含了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站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经纬度为100°08′E,39°21′N,海拔高度为1382m。

恒河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集(2005年)

本数据集为2005年恒河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根据2005年多景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几何精纠正,按照10万精度数字化得来,包括空间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

Ganga_glacier属性字段: 字段1:GLIMS_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3,3) 字段3:Longitude 经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4:Latitude 纬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5:DataSource 影像类型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6:DS_Date 数据类型:Text(4)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2002年、2004年)

本数据集包含2个矢量数据:2002年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数据和2004年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数据;此数据反映了从肖夹克到罗布泊全长1324公里,南北最宽处90多公里,最窄处2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情况,该数据为研究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周边生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演变、生态治理提供可用的数据资料。

全球1:100万人口75万和90万之间的分布图(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人口75万和90万之间的城市空间分布图,包括城市名称、人口、城市所处国家名称及人口范围。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LOCAL_NAME (城市原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2:ENG_NAME (城市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3:CITY_POP (城市人口) 数据类型:Long Interger(10)

字段4:YEAR(年份) 数据类型:Short Interger(5)

字段5:CNTRY_NAME (城市所在国家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6:CNTRY_CODE(国家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巴尔喀什湖流域现代生态状况

巴尔喀什湖是居里海和地球上干涸的阿拉尔内陆湖之后的第三大湖,它位于中亚干旱地区,哈萨克斯坦的东南部。巴尔喀什湖面积为413000平方千米,其中有113000平方千米,或超过27%的面积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领域上。伊犁河是外巴尔喀什湖主要的水源,伊犁河保证80%的干净河水流入巴尔喀什湖。每年恢复的水资源(地表水)形成地带主要位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以超过60%的伊犁河水径流进入相邻地区的湖中。 提供的专著专供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现代生态状况的评估。 本书由10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提供了巴尔喀什湖流域自然条件的总描述;第二章提供了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经济领域的分析结果:第三章和第四章提供了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三角洲和卡普恰盖水库的鱼类区系状态的深入分析;第五章详细描写了伊犁-巴尔喀什湖流域的哈萨克斯坦地区外伊犁山脉冰川的现代状况;第六章提供了巴尔喀什湖流域地下水状况的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第七和第八章展示了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三角洲的相互影响,描写了三角洲小支流的河床演变过程,其水资源的发展和开支阶段取决于这些阶段。第九章提供了巴尔喀什湖流域植物的现状,包括在平原和伊犁河三角洲的高山森林,山麓草原,沙地高原。对植物群落状况进行了评估;第十章对南外巴尔喀什湖的沙地高原的风蚀过程进行了评估。

1986-2030年黑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数据

此数据为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数据,时间段为1986-2030年,1986年为实际参考数据,1987-2030为模拟数据。情景包括历史趋势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严格生态保护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快速经济发展情景。在不同情景下,利用Dyna-CLUE模型进行模拟。数据格式为Arc ASCII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