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2015年云南蒋家沟李家垭口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李家垭口(N26°17′6.5″,E103°10′19.2″)2015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2005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西北干旱区1: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

数据内容(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数据文件名称: (1)ghqd1975 (2)ghqd1990 (3)ghqd2000 (4)ghqd2010

包含了1975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西北干旱区沙漠化数据。

中国阿尔泰山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V1.0)

研究采用2006年前后的Landsat TM/ETM+、Terra ASTER等光学遥感数据,经过平面矫正与正射校正后,通过自动提取,专家干预修订的方法提取了中国西部2009年的冰川分析信息,并通过野外冰川考察队该数据进行了验证。

本数据集为中国阿尔泰山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V1.0),包含以下属性:冰川名称、一级流域编目、二级流域编码、三级流域编码、GLIMS名称、冰川坐标、冰川高程、最高海拔、最低海拔、冰川面积、冰川周长、冰川高度带分布、冰川不确定性信息等。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动相关观测数据集(2008-2009)

此数据集包含了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2008-2009年的涡动相关观测数据。

阿富汗地区冰川1:10万编目数据集(2005年)

本数据集为2005年阿富汗地区冰川1:10万编目数据,根据2005年多景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几何精纠正,按照10万精度数字化得来,包括空间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

Afghanistan_glacier属性字段: 字段1:GLIMS_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3,3) 字段3:Longitude 经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4:Latitude 纬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5:DataSource 影像类型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6:DS_Date 数据类型:Text(4)

2009年新疆塔里木河典型流域(克里雅河流域)卫星影像资料

本数据集为2009年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卫星影像,ALOS卫星载有三个传感器: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M),主要用于数字高程测绘;先进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计-2(AVNIR-2),用于精确陆地观测;相控阵型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用于全天时全天候陆地观测;指标包括:多光谱10米,全色2.5米。主要研究塔里木河典型流域的绿洲适宜规模,服务于从事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

印度河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集(2005年)

本数据集为2005年印度河流域冰川1:10万编目数据,根据2005年多景Landsat遥感影像经过几何精纠正,按照10万精度数字化得来,包括空间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

indus_glacier属性字段: 字段1:GLIMS_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13,3) 字段3:Longitude 经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4:Latitude 纬度 数据类型:Double(8,6) 字段5:DataSource 影像类型 数据类型:Text(7) 字段6:DS_Date 数据类型:Text(4)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黑河流域中游BOMEM MR304红外波谱观测数据集(2012年)

本数据集为利用红外光谱仪BOMEM MR304在张掖市区、机场、荒漠、小满镇五星村加密观测区等地测量的8-14µm典型地物的热红外波谱数据。

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长城站温盐数据

2015年1-2月份对长城站附近的长城湾、阿德雷湾10个站位分层采集样品,进行了温盐剖面测定。温盐就是温度和盐度。全球气候变暖所致海水在空间上存在着的温度和盐度的差异使密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深层海水的缓慢运动称之为温盐海流。温盐环流是一个大尺度的海洋环流,由温度及含盐度的差异所致。

2003-2004年巴基斯坦冰川编目数据集

本次冰川编目受到: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and United Nationenvironment Programme/Regional Resourc Centre,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P/RRC-AP) 的联合支持。

1、冰川编目采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映的巴基斯坦地区2003-2004年的冰川现状。

2、冰川编目覆盖:印度河上游Swat, Chitral, Gilgit, Hunza, Shigar, Shyok, Upper 、Indus, Shingo, Astor and Jhelum等流域。

3、冰川编目内容包括:冰川位置、冰川编码、冰川名称、冰川面积、冰川长度、冰川厚度、冰储量、冰川类型、冰川朝向等属性

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及报告

2010-2014年云南蒋家沟观测楼日降雨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观测楼(N26°14′43.7″,E103°08′1.7″)2010-2014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两种观测形式,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1.每天的降水都处理成日雨量。 2.泥石流发生日的降水处理成10分钟雨量。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全球1:100万人口75万和90万之间的分布图(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人口75万和90万之间的城市空间分布图,包括城市名称、人口、城市所处国家名称及人口范围。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LOCAL_NAME (城市原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2:ENG_NAME (城市英文名称) 数据类型:Text(75)

字段3:CITY_POP (城市人口) 数据类型:Long Interger(10)

字段4:YEAR(年份) 数据类型:Short Interger(5)

字段5:CNTRY_NAME (城市所在国家名称) 数据类型:Text(60)

字段6:CNTRY_CODE(国家简称) 数据类型:Text(10)

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埋深监测及水质分析数据集(2009-2013年)

本数据为黑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埋深及水质观测与分析点数据,主要研究黑河下游地区水文循环过程及水质变化。数据文件:黑河流域下游地下水位埋深及水质分析数据(2009-2013).xls,包含4个表:(1)自动观测井水位埋深;(2)巡测井水位埋深;(3)水化学;(4)同位素。 包含了黑河下游地区2009-2013期间的地下水位埋深巡测与自动监测数据,以及河水-地下水水样的水化学与氢氧同位素实验室分析数据。数据度量单位:“高程”、“水位埋深”量纲:米;“温度”量纲:摄氏度;“pH”量纲:无;“EC”量纲:μs/cm;“电阻率”量纲:欧姆;“矿化度”、“离子含量”量纲:毫克/升;“同位素”量纲:‰。

1979-2016年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

该数据集是“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1978-2012)”的升级版本。 制作该数据集的源数据与上一版本存在差异,由于AMSR-E在2011年停止运行,从2008年到2016年的雪深采用SSMI/S传感器的亮度温度进行提取。本数据集提供1979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逐日的中国范围的积雪厚度分布数据,其空间分辨率为0.25度。用于反演该雪深数据集的原始数据来自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处理的SMMR(1979-1987年),SSM/I(1987-2007年)和SSMI/S(2008-2016)逐日被动微波亮温数据(EASE-Grid)。由于三个传感器搭载在不同的平台上,所以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系统不一致性。通过对不同传感器的亮温进行交叉定标提高亮温数据在时间上的一致性。然后利用车涛博士在Chang算法基础上针对中国地区进行修正的算法进行雪深反演。具体反演方法参考数据说明文档“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1979-2016)介绍.doc”。该数据集是经纬度投影,每天一个文件,文件命名方式为:年+天,如1990001表示1990年第一天,1990207表示1990年第207天。详细数据说明请参考数据文档。

2005年甘肃省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2005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长江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八字门滑坡、树坪滑坡、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专业监测年报汇编(2007年)

该数据集三峡站观测年报(2007年)内容包括白水河滑坡、八字门滑坡、树坪滑坡、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专业监测情况,人员队伍、仪器设备、专业监测等任务的完成情况、监测滑坡变形情况以及发生变形的重点滑坡等信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黑河上游祁连山山区年降水重建序列数据集(775-2006年)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山区降水重建序列数据,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775年-2006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年降水量;/p>

量纲(度量单位):月降水量mm。

全球冰川数据集RGI v3.2

Randolph冰川目录(RGI)是GLIMS发布的全球冰川轮廓的完整目录,目前共发布6个版本:2012年2月发布1.0,2012年6月发布2.0,2013年4月发布3.0,2014年12月发布4.0,2015年7月发布5.0,2017年7月发布6.0。

本数据集为3.2(修正版,2013年8月),包括约195,000 条冰川,冰川面积727300±35700 km2. IPCC5 报告(Draft of AR5)已经采用了该数据成果。

2003-2004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文点逐日平均气温

本数据集市2003-2004年的三个水文点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1号冰川水文点设在离1号冰川末端300m的河道上,实施1号冰川冰雪径流的监测,断面海拔3659m,流域面积3.34km2,其中冰川面积1.74km2。为混凝土矩形断面(高1.0m,宽1.6m),气象场设在断面左岸。空冰斗水文点设在乌鲁木齐河源区左侧,斗口朝南,进行高山区积雪、多年冻土融水径流的观测,断面海拔3805m,流域面积1.68km2,为混凝土矩形断面(高1.0m,宽1.0m),气象场设在断面右岸。总控水文断面位于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和罗布道沟汇合处,设有总控制水文点,控制监测乌鲁木齐河源区降水和7条冰川以及冰川周围高山积雪、多年冻土的总融水径流;该控制端面海拔3408m,流域面积28.9km2;其中冰川面积5.6km2。为混凝土断面,设有工作桥,气象场设在断面左岸冰碛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