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metadata

青藏高原地区MODIS逐日无云积雪产品(2002-2010年)

本数据为2002.07.04-2010.12.31青藏高原地区MODIS逐日无云积雪产品。由于积雪和云的反射特性,使用光学遥感监测积雪受到天气的严重干扰。本产品是在综合了目前最常用的去云算法的基础上,利用MODIS逐日积雪产品和被动微波数据AMSR-E雪水当量产品,开发的青藏高原地区逐日无云积雪产品,准确度较高,该产品对实时监测青藏高原雪盖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投影方式: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阿尔伯斯等积投影)

基准面:D_Krasovsky_1940

空间分辨率:500 m

数据格式:tif

命名规则:maYYMMDD.tif,其中ma代表数据名称;YY代表年(01表示2001,02表示2002……);MM代表月(01表示1月,02表示2月……);DD表示日(01表示1日,02表示2日……)。

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河西走廊1:10万土地绿洲数据集(1965、1975、1990、2000、2005、2010年)

此数据集包含了1965年代、1975年代、1999年、2000年、2005年2010黑河流域(包括阿拉善和河西)绿洲数据。数据文件为: (1)hhalax1965 (2)hhalax1975 (3)hhalax1990 (4)hhalax2000 (5)hhhx2005(6)hhhx2010

全球1:100万冰川数据集(2013年)

数据集为全球100万冰川数据集,包括冰川的空间分布,冰川编码、冰川编目时间、面积,坡度、坡向及冰川名称等属性数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3年

比例尺为 1:100万

字段1:GLIMSId (冰川编码) 数据类型:Text(14)

字段2:BgnDate (影像时间) 数据类型:Text(8)

字段3:Area (面积) 数据类型:DOUBLE(23,15)

字段4:Slope (坡度) 数据类型:DOUBLE(23,15)

字段5:Aspect (坡向) 数据类型:Long Integer(10)

字段4:Nanme (冰川名称) 数据类型:Text(50)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达尔克冰川影像数据

2012-2013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采用小数码(哈苏 H4D-60)航拍对达尔克冰川监测点复测,确定达尔克冰川运动矢量数据、地面控制点数据和影像图片。该数据经过了标准化的处理和质量控制。达尔克冰川是南极冰盖边缘一条冰盖溢出型冰川。对达尔克冰川的运动进行观测,有助于研究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南极气候变化等。

额济纳三角洲土壤盐分、有机质调查数据

项目执行期期间对额济纳三角洲与生态植被样方相呼应的土壤调查数据。

土壤含水量、盐分、有机质、C、N、P等

额济纳三角洲生态植被调查样方相对应的土壤剖面取样(5个),20厘米分层采样。时间:2011年8月

2007年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天山科其喀尔冰川3400m气象站日观测资料,坐标:N 41°44′,E 080°07′;海拔高度:3433 m;观测项目包括2m气温、2m风速、2m风向。由于传感器故障,部分时段数据有缺失。

中国1:10万沙漠(沙地)分布数据集

该数据集是将沙漠专题地图的图形数据建立的我国第一个1∶10万沙漠空间数据库,重点反映我国沙漠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沙丘的流动性与固定程度。按照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将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转换为各类数据输入的标准格式。建库以交付系统运行。

本项目以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的Coverage和2000年TM数字影像信息,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以1:10万比例尺专题图成图要求,对我国的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了专题制图。1∶10万全国沙漠分布图可以使用户在从事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工作时节省大量的数据录入和编辑工作。数字地图能非常方便地转化为版式地图

数据集属性如下:

分为e00和shp两个文件夹:

文件夹内各省沙漠分布图名称与省份对照表

01 Ahsm 安徽省

02 Bjsm 北京市

03 Fjsm 福建省

04 Gdsm 广东省

05 Gssm 甘肃省

06 Gxsm 广西壮族自治区

07 Gzsm 贵州省

08 Hebsm 河北省

09 Hensm 河南省

10 Hljsm 黑龙江省

11 Hndsm 海南省

12 Hubsm 湖北省

13 Jlsm 吉林省

14 Jssm 江苏省

15 Jxsm 江西省

16 Lnsm 辽宁省

17 Nmsm 内蒙固自治区

18 Nxsm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 Qhsm 青海省

20 Scsm 四川省

21 Sdsm 山东省

22 Sxsm 陕西省

23 Tjsm 天津市

24 Twsm 台湾省

25 Xjs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Xzsm 西藏自治区

27 Zjsm 浙江省

28 Shxsm 山西省

1、数据投影:

Projection: Albers

False_Easting: 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0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1: 25.000000

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2、数据属性表:area(面积)

perimeter(周长)

ashm_(序列码)

class(沙漠编码)

ashm_id(沙漠编码)

3、沙漠编码:流动沙地 2341010

半流动沙地 2341020

半固定沙地 2341030

戈壁 2342000

盐碱地 2343000

4:文件格式:全国、分省及县级沙漠图的数据类型为矢量型的shapefile和E00

5:文件命名: 基于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数据组织在Windows NT的文件管理层面上进行,文件和目录名采用英文字和数字的复合名称,分省沙漠图以省、区名拼音+SM构成,如甘肃省沙漠分布图即为GSSM。旗、县沙漠图为省区名拼音+xxxx,xxxx为旗、县代码后四位数值,如兰州沙漠图命名为GS0101。省、区和旗、县的分幅切割以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运行系统中的行政区划数据文件为据。

2018年云南蒋家沟流域泥石流观测站蒸发量观测数据

云南蒋家沟流域泥石流观测站2018年日蒸发量观测数据。观测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包括每日蒸发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累计值,单位为毫米(mm)。

2017年云南蒋家沟弯房子日降雨观测数据

本数据集为云南蒋家沟弯房子(N26°14′4.7″,E103°11′24.4″)2017年日降雨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来自翻斗式自动雨量计,为连续观测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观测数据可以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资料配合使用,是研究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预报的珍贵资料

环北极地区多年冻土和地下冰状态图(V2)

数据集包括:

1、permaice(冻土类型图)

2、subsea(海底界线矢量图)

3、treeline(林线矢量图)

4、nhipa(栅格图)

5、llipa(栅格图)

Permaice包括属性字段:

Num_code(冻土属性编码)

Combo(冻土属性)

extent(冻土范围)

content(含冰量)

属性对照如下:

(1)冻土属性对照表:

0 (No information )

1 - ch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2 - dh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3 - sh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4 - ih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5 - cm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6 - dm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7 - sm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8 - im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medium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9 - clf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0 - dl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1 - slf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

12 - ilf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ck overburden)

13 - chr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4 - dhr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5 - shr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6 - ihr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high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17 - clr (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8 - dlr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19 - slr (Sporadic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20 - ilr (Isolated patches of permafrost extent with low ground ice content and thin overburden and exposed bedrock )

21 - g (Glaciers)

22 - r (Relict permafrost)

23 - l (Inland lakes )

24 - o (Ocean/inland seas )

25 - ld (Land)

(2)冻土范围对照表

c = continuous (90-100%)

d = discontinuous (50- 90%)

s = sporadic (10- 50%)

i = isolated patches ( 0 - 10%)

(3)含冰量对照表

h = high (>20% for "f" landform codes) (>10% for "r" landform codes)

m = medium (10-20%)

l = low (0-10%)


Projection of the shapefiles is:

PROJCS["Sphere_ARC_INFO_Lambert_Azimuthal_Equal_Area",

GEOGCS["GCS_Sphere_ARC_INFO",

DATUM["Sphere_ARC_INFO", SPHEROID["Sphere_ARC_INFO",6370997.0,0.0]],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Lambert_Azimuthal_Equal_Area"],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80.0],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90.0],

UNIT["Meter",1.0]]

Projection for the raster (*.byte) files is:

Projection: Lambert Azimuthal

Units: meters

Spheroid: defined

Major Axis: 6371228.00000

Minor Axis: 6371228.000

Parameters:

radius of the sphere of reference: 6371228.00000

longitude of center of projection: 0

latitude of center of projection: 90

false easting (meters): 0.00000

false northing (meters): 0.00000

黑河上游祁连山5-6月气温重建序列数据集(1760-2000年)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5-6月气温重建序列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东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760-2000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字段1:年份,数据类型:日期型;字段2:气温。

黑河流域绿洲重建面积统计数据集(1963-2013年)

各样本年1963年、1968年、1973年、1977年、1980年、1986年、1990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6年、2009年、2013年绿洲积统计

西北干旱区主要植被及环境参数时空分布(1km)(2000-2010)

数据内容(数据文件、表名称,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1)MOD12:干旱区2001-2009年土地覆盖数据 (2)MOD13: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NDVI/EVI),2000-2010年16天数据。 (3)MOD15: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2000-2010年8天数据。 (4)MOD16:蒸腾。2000-2010年数据。 (5)MOD17:NPP。2000-2010年8天数据。 (6)MOD09:反射率。包含了2000-2010年西北干旱区反射率、土地覆盖、植被指数、蒸腾、NPP1公里数据等。

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70万土地覆被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2005年的1:70万土地覆被数据。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一级类与IPCC系统保持一致共6类(林地、草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其他),二级类采用了由FAO的LCCS生成的具有全球统一代码的38个类型。

2001-2011年青海瓦里关甲烷瓶采样月均值

本数据集包括了2001—2011年我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甲烷瓶采样月均值观测数据,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始建于1994年,位于青藏高原,东经100°54’E,北纬36°17’N,海拔3810米,是全球最高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设在大陆腹地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它的建立填补了全球大气监测网(GAW)在欧亚大陆内的空白。

青海湖流域长时间序列SpotVegetation植被指数数据集

该数据集为青海湖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是主要针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包含1998-2008年每10天合成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及10天最大化NDVI,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旬。

文件格式:.hfr和.img文件各一个。文件命名规则为:CHN_NDV_YYYYMMDD,其中YYYYMMDD就是该文件代表的当天日期,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件的主要标识。用户用来分析植被指数的后缀名为.IMG和.HDF的遥感影像文件文件,都可以在ENVI和ERDAS软件中打开。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大野口流域森林超级样地调查数据(2008年)

大野口流域森林超级样地调查数据说明_CAF数据包括包括胸径,树高,枝下高,横坡方向冠幅宽,顺坡方向冠幅宽等。样地每木调查数据:子样地内树木编号(整形)Tree NO,子样地内观测树木铁牌编号(整形),DBH, 林木胸径(浮点),Height,林木高(浮点),First Branch Height, 林木枝下高(米),Crown A, 林木冠幅宽-东西方向(浮点)。

2003-2004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总控水文点逐日平均流量

本数据集为架设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总控水文点的自动气象站获取的2003-200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流量等数据。本数据集可提取冰川的气象信息、研究冰川的物质平衡等。

黑河上游河西地区近620年降水重建序列数据集

本数据为黑河上游祁连山西部近620年降水重建序列数据,数据采集地点为黑河上游祁连山中西部山区,重建序列时间为1390年-2008年,旨在研究研究黑河流域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本数据表共有2字段:日期、年降水量,数据类型:浮点型,量纲(度量单位):月降水量:(mm)。

巴丹吉林1:50万风沙地貌数据集(1996年)

该数据集主要包括:dimao(地貌),height(沙丘高度),lake(湖泊),lvzhou(绿洲),river(河流),road(道路)。